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业界新闻 > 第三次互联网浪潮:用户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第三次互联网浪潮:用户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时间:02-28 来源:《网道》 点击:

有超过17天在使用即时通讯软件。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所有网络服务中即时通讯是用户粘性最高的。

  以这种有粘性的网络服务作为延伸去拓展门户资讯服务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就像有人说QQ是中国的微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使用QQ的用户群非常庞大,而且粘性比较强,用户极少会流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IM +门户"的服务平台应该说是腾讯的一个创举。

  胡延平:说到门户的发展模式,新门户和老门户是有区别的。老门户更多的是从资讯内容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依托一定内容资讯为网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而新门户主要是依托于比如社区、即时通讯、或者是像一些Web 2.0的应用,它们在核心竞争力上也有着本质的不同。老门户是内容导向,是一种广播式的新闻聚众服务。而新门户有比较强的互动性,有强大的用户基础以及门户扩展的强有力的业务杠杆,用户的参与性也很强,粘度也很高。

  在门户这个市场未来主要是一些新门户与老门户之间的竞争。从目前来讲,老门户的发展已经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即老门户在Web 2.0、搜索、即时通讯等挑战面前开始出现一种疲态、一种退滞。

  而对于新门户来讲,2005年时我们做了一个预测:2006年我们最看好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腾讯,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对的。2005年底我们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腾讯有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它所进入的每一个新的领域几乎都获得了成功。第二,它所进入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有比较高的成长性。第三,它在股票市场的表现也非常成功,它的股价过去一年里整整涨了200%.我们也寻找到了这其中的原因:第一,腾讯庞大的用户群基础以及对用户的锁定。腾讯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是"封闭"的。这个"封闭"不是贬意,而是指能把用户真正的圈起来。

  第二,腾讯所选择的新开发的领域都是属于相对成熟,用户需求相对较多,而且用户应用的关联度和用户在腾讯所应用到的服务关联度比较高。

  第三,在运营上的一些做法使得腾讯在资源、用户、规模、效应上都达到了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腾讯业务网络之间打得比较畅通,新老业务之间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

  第四,腾讯用户的消费能力或购买能力比较高。据调查显示,25~30岁的高消费人群在互联网用户中是比例最高的,其次是20~25岁。腾讯的用户恰恰是属于这个年龄段。

  刘炽平:在"IM+门户"发展模式方面,我们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做法。从我们的发展历史来说,IM方面,我们不仅有很大的用户群,而且用户群时刻与我们在网络上保持着联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把门户中很重要的特质(门户是要把信息给用户)加进来。但是对于传递信息,传统的门户是比较被动式的,用户要登陆到门户网站上才可以看到信息。而我们是采用主动的,针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件,把一些最新或对这个用户最有用的资讯通过IM平台推送给他,将被动媒体和主动媒体做一个很好的结合。

  可以说,腾讯网"IM+门户"的传播模式,互动性、多元化的新闻形式,以及平民化的视角,这些特点形成了腾讯网的差别化优势。同时,腾讯的理念不局限于"IM+门户",腾讯还倡导一站式"在线生活"的理念,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的和时时连通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交互性的特点,让用户不受时间、地点和终端的限制,享用日常生活中基本服务。

  张灵燕:在以IM为核心不断拓展内容,逐渐丰富门户资讯,包括还有一些垂直应用的服务方面,腾讯可以说是比较具有得天独厚资源的媒体。

  从即时通讯来看,它有个先天优势就是占领电脑的桌面,无论是什么时候(办公或网络生活),都可以用桌面上的工具进行一些网络接触,相对其它上网使用形式可能更有一些独到的营销机会。

  门户和IM应该说是两种不同的行为,门户是在收集信息,IM是在进行交流。无论怎样发展,网民是否需要才是决定它们将来是否有发展潜质和机会的前提,同时还要看发展业务本身,无论是从门户开始扩展还是从IM开始扩展,都要看实力,看有没有实力把这两项都经营得很好。

  网 道:大家都谈到垂直网站在迅速崛起,门户网站也在不断拓展垂直领域的服务内容,那垂直化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格局到底将有哪些积极影响?

  刘炽平:针对不同的垂直领域去增加内容,这也应该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因为用户的需求是个性化的,对于门户或者对于互联网整个行业来说,我们需要针对用户不同的需求,去垂直领域或应用领域提供、满足他们的需求。

互联网的用户是希望有一个平台化的体验,即在一个平台上完成他各种的需要,而不是单点式的。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就腾讯网站方面,除了新闻、娱乐、体育之外,财经、汽车、女性频道也有很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