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支持手机刷卡乘车,能带热NFC功能吗?
本月中,有消息爆出北京地铁已开始支持手机刷卡乘车。据了解,使用手机一卡通无需缴纳押金,支持退资业务。在刷卡过程中无需连接网络,只需要使用手机的NFC功能即可。
本月中,有消息爆出北京地铁已开始支持手机刷卡乘车。据了解,使用手机一卡通无需缴纳押金,支持退资业务。在刷卡过程中无需连接网络,只需要使用手机的NFC功能即可。
这个消息出来以后,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上班族纷纷兴奋不已,毕竟少带一张公交卡,乘坐公共交通仅靠手机,这种曾经只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终于要变成现实了。
刷NFC手机乘地铁
在北京地铁的强力推动下,NFC是否会成为移动支付的下一个爆点呢?
移动支付的现状
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到商场、超市,小到路边摊,无论你选择微信、支付宝,又或者是Apple Pay,不带现金均可完成支付。显然,我国已然走在了全球移动支付市场的前列。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已经达到5.5万亿美元,而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仅为1120亿美元,约为中国市场的五十分之一。
如此大的差距由何而来呢?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迅速推开移动支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后发优势,中国没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所以直接从现金支付阶段跳跃至移动支付阶段。而改变消费者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就成了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发展移动支付的最大挑战之一。
NFC的窘境
既然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为何偏偏NFC技术一直不温不火呢?原因其实是多样化的。
两部支持NFC的手机可查看余额
1.支持NFC的收费设备过少
目前,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并不在少数,以北京地铁此次公布的设备名单为例,里面含有包括华为、小米、三星、努比亚、一加、锤子等品牌的近200款机型。但是,在北京地铁全面开放之前,国内针对NFC技术布局的收费设备少之又少,没有使用的场所,即使再方便也是徒劳。
2.二维码的冲击
在国内,移动支付主要依靠微信、支付宝两大渠道进行使用,就连已有部分商店支持的Apple Pay都很难抢占足够量的市场份额,就更别说NFC了。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手机用户对于"二维码"这一模式更为习惯,所以,即使通过二维码付款的步骤要比NFC更加繁琐,但用户还是更喜欢选择这种方式进行支付。
3.安全层面的担忧
在移动支付领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许正是因为二维码模式的繁琐,人们才愿意相信,只要扫描的二维码本身没有问题,手机里的钱就是安全的。而对于NFC这种即使不连接网络,只要在一定范围便可扣款的方式,人们往往还会由于不了解而产生恐惧,继而拒绝使用这一功能。尽管NFC硬件层面的安全保障方案远要比软件层面的安全解决方案要安全数倍以上。
北京地铁的推动意味着什么?
有业内人士曾发表观点认为,NFC作为一种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技术,在技术层面已经非常成熟。之所以不温不火,主要是因为缺少一种刚性需求的使用环境。而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或许就是这一技术最好的使用场景。
NFC应用领域
随着北京地铁的推动,用户将会开始渐渐熟悉、习惯、了解NFC这种更加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而商户层面,也将看到NFC相关技术的收费设备的架设也并不会产生额外的费用支出,反而会提升收款的效率。当商户与用户两个层面都开始发现NFC技术的优点时,该技术或将迎来等待多年的爆发式增长。
据了解,截至目前,除北京地铁外,部分外省市的地铁也可支持部分手机的NFC近场支付功能,如图所示:
"对号"表示已上线,"黑点"表示内测或待上线
除此之外,近日又有消息表明,国内两大共享单车运营商——摩拜与oFo也相继宣布将向市场投放配有NFC近场通信技术的智能车锁的新车型,进而为用户带来更加方便的用车体验。
摩拜的NFC智能锁
种种迹象表明,NFC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始渐渐的渗透到其最为适用的交通领域当中,用户的习惯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一旦时机成熟,这一技术或许将进一步推进到其他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当中,进而迎来早该出现的爆发阶段!
总而言之,NFC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给用户带来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方便的移动支付新方式,它的出现,未必会取代现有的软件层面的支付体系,更多的可能或许是两者的结合。
- 中国自主研发的NFC刷卡手机在上海面世(04-28)
- 意法半导体(ST)简化手机与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12-09)
- 2011年10大无线技术预测(12-15)
- 意法半导体提供完整的NFC产品(12-05)
- 三大移动运营商布局NFC支付(01-31)
- 移动应用下一个伟大产品-NFC(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