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行业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的机制,是不是最优不敢说,但现在这套制度还是蛮健全的,感觉国家越来越重视,资金的管控也越来越健全。国企、私企都有机会去拿,当然国企拿到的机会更多,民企也有机会,特别是我们这个领域,谁有能力谁就能拿到。
问:投资效率如何去追溯呢?
谢志峰:如果投下去没有效果,以后就不给你了。如果没有达到国家要求,再申请项目,你的评分就很低了,这是很重要的评分。评委是在全中国去请专家,他们可以是国企领导、高校教授。有一个业界专家库,从专家库去挑选专家去做项目,这套机制蛮合理。但也有点问题,这些专家都是兼职的,有时候比较忙就不能去,有时候就找不到最合适专家,假如最合适的那个很忙,就得用其他专家顶替。不过养这样一帮全职专家太贵了,每次给专家们车马费500元、1000元,这蛮符合中国国情。同样的情况在美国那就很贵了。
不要老想着引进,自己要创新
问:韩国和台湾的半导体发展经历对大陆有什么启示?
谢志峰:韩国的三星就是一个巨大的央企,很多国家资源都砸在三星和海力士(Hynix)那里。早期韩国从日本买技术,也派了大量留学生到美国,那些学生毕业以后到美国大公司工作五年,然后回国,创办三星半导体。中国没有做这样系统的人才政策,我们都是自己去,自己回。所以韩国的效果很明显,1980年代我在美国留学,那帮韩国人也在美国留学,都是我们同学,今天都是三星和海力士的高管。
问:台积电的副总被挖走,如何看这个行业的暗战,以及人才和技术交流?
谢志峰:韩国人把台积电的副总梁梦松直接挖过去,真的是商场如战场,当商业战争来打。人才和技术的流动,西方有西方的规矩,但据我了解,美国并没有明确禁令出售产品给中国,它要求是透明可控,你要什么技术可以告诉我,它们根据它们的法律法规来审批,同意了就会给你,只要你不是去造杀人武器。只要保持好的沟通,技术还是开放的。可以走正常途径买来或者学来,其他途径是不明智的,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但也不要老想着引进,自己有人、有钱,为什么不自己做?自己要创新,我们是有能力的。当然有些是大家都没有的,需要引进的。
- 京芯半导体买下飞思卡尔无线业务(08-11)
- 半导体产业开始复苏 iSuppli 公司重申预计本季度将恢复季度同比增长(10-28)
- 意法半导体(ST)推出全新射频EEPROM芯片(03-03)
- 明导推出半导体封装热特性分析及设计(03-11)
- 新半导体墨水将降低印刷电子标签成本(07-13)
- 意法半导体(ST)的创新制造测试解决方案荣获2010年芝麻奖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