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电讯投资退出战略分析
作者: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丁珂 何瑛
通过一系列成功的资本运作,和记电讯有效分摊了投资风险,降低了资金筹措压力,其10张3G牌照实际支出仅为64亿美元,其余部分则由合作者承担。而在巨额3G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展支出上(和记电讯在3G设备采购、网络建设、市场推广上支出总额至今已超过110亿美元),和记电讯不论在启动资金安排上、还是资金筹措上都显示出了更加高明的资本运作手碗,有效降低了巨额投资带来的财务压力,保障着其全球3G网络和业务的顺利运营。
投资退出是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两类: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主动退出是企业战略调整的需要,综合考虑退出时机、业务价值等因素,从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以高溢价退出与企业战略不符的优质或正常经营的业务,兑现原有投资,获取特殊收益的一种战略行动。本文只探讨主动投资退出,不涉及被动退出。投资退出有整体退出和部分退出之分。电信是李嘉诚长和系的核心业务之一,李嘉诚素来做长期投资,核心业务一旦确定,便倾其资源,持久地作横向或纵向拓展。然而,电信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技术、市场的变动非常快,因此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李嘉诚非常擅长根据企业发展目标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整体退出或部分退出一些电信业务。投资退出战略已成为和记电讯发展历程中的亮点。
整体退出之千亿卖"橙"
1999年2月,和黄出售约4%的Orange股份,套现50亿港元。同年10月,和黄将剩余45%的Orange股权全部出售给德国Mannesmann,作价1130亿港元(当时合146亿美元),保留其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以色列的Orange品牌,完全退出欧洲神话,总体投资回报率高达1475%。然而,"卖橙"并不意味着和黄要退出电信业,2000年起和黄多次购买3G牌照,卷土重来。
按照电信业的一般思路,3G应该在原有2G网络的基础上平滑升级,充分利用原有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而和黄"千亿卖橙"后,在欧洲一无基础网络,二无用户,三无营销网路,可谓"白手起家"。和黄为什么选择出售原有的2G资产,做欧洲3G市场的新进入者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时机良好,出价颇高。随着欧洲放松电信管制,大量资金投入电信业,兼并重组频繁,呈现出"泡沫繁荣"。1999年,欧洲电信股股价高涨,3G发牌在即,欧洲电信巨头为在未来3G竞争中抢占先机,都有借并购扩大用户数和网络规模的倾向。作为二流运营商的Orange成为各巨头争相并购的对象,出价自然不低。1999年,和黄电信业务的EBIT为5.63亿港元,假设当年Orange的EBIT为5亿港元,且今后EBIT均保持这一水平,折现率为20%,那么Orange要经营21年其EBIT年金终值才等于1130亿港元。而1999年的1130亿港元非21年后的1130亿港元所能比拟。所以,1130亿港元的出价非常有吸引力。
数据业务是未来的趋势。1999年,欧洲语音业务虽继续增长,但激烈的竞争导致了边际利润降低,而数据业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3G在开展数据业务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对于密切关注新投资领域的李嘉诚而言,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
"白手起家"是可行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欧洲多个国家先后实行"号码可携带"。目前和黄在六个欧洲国家的3G业务大都是在其实行"号码可携带"之后开展的(见表1)。另外,和黄可以采取孤岛式建网策略,以降低投资风险,并根据欧洲各国的漫游管制规定,与当地2G运营商签署漫游协议,为和黄尚未覆盖区域的用户提供连接服务。"号码可携带"和漫游协议使和黄在卖掉2G业务,没有用户基础,网络覆盖不足的情况下"白手起家"成为可能。经过四年发展,截至2007年3月21日,和黄在欧洲的3G用户已达1357.5万。作为3G市场的新进入者,没有历史投资的负担和既定盈利模式的束缚,和黄可以迅速推出新业务,没有传统运营业务与3G竞争用户,互挖墙角的弊端。
和黄3集团开展3G业务的欧洲国家 | 实行"号码可携带"的时间 | 和黄3集团在该国开展3G业务的时间 |
英国 | 1998 | 2003年3月 |
瑞典 | 2000 | 2003年5月 |
丹麦 | 2001 | 2003年11月 |
- WiMAX技术优势如何成就市场(08-23)
- 3G室内分布系统分析(08-19)
- 宋俊德:3G不可能等WiMAX成熟后再上马(08-23)
- 宋俊德:3G与WIMAX竞争中融合 终端内容趋同(08-23)
- 中国3G几人欢喜几人忧(08-23)
- 孙震强:质疑“WiFi生存能力低下论(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