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物联网支付技术架构和发展趋势

物联网支付技术架构和发展趋势

时间:10-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一、前言

物联网一词最早源自美国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兹 (Bill Gates) 在 1995 年所著的《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 一书中,一段描述智能化居家生活的想象。由于当时信息技术发展未臻成熟,物联网并未引起世人太多关注。1998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电子产品代码 (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 系统的“物联网”构想,1999 年该校 Auto-ID中心主任凯文·艾什顿 (Kevin Ashton,后来被称为“物联网”之父 ) 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为研究基础,提出感测设备透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连结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与交换,达成具有智能化识别与作业管理的物联网信息网络构想。

近几年,随着相关信息科技发展日趋成熟,全球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架构逐步成型,透过各种设备之数字通讯数据撷取、沟通,并链接实体对象与数字信息数据,提供自动控管、侦测、识别及服务等加值功能;如何构筑物联网世界仍处于现在进行式,然诚如台集电张董事长忠谋所言:“物联网是个很大的构想,但还没有公司可以真正地管理整个生态系统”。

那么,当为推动物联网所发展出的创新技术与应用越来越多时,将对我们的生活型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带来哪种新型态商业模式?尤其对于支付服务,将有何冲击与契机?⋯⋯种种未知与想象令人忐忑;对此,本文拟从技术演进角度,探讨物联网目前应用与发展情形,并借以分析未来在物联网架构下,支付产业可能的趋势走向,提供参考。

二、物联网

(一) 、物联网定义


凯文·艾什顿最早对于物联网的憧憬为:“当今的信息技术如此依赖于人所产生的信息,以至于我们的计算机更了解思想而不是物质。如果计算机能不借助我们的帮助,就获知物质世界中各种可被获取的信息,我们将能跟踪及计量那些物质,大幅减少浪费、损失与消耗。我们将知晓物品何时需要更换、维修或召回,他们是新的还是过了有效期。物联网有改变世界的潜能,就像互联网一样,甚至更深远。”( 数据源:百科网站 ),换句话说,物联网的理想境界是:无须透过人的介入便能达到计算机 ( 物 ) 与计算机 ( 物 ) 的沟通,提供人们更为便捷、舒适与安全的服务与生活。因此,欧盟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准 (CASAGRAS,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zation)提出实务的定义:“物联网”就是一项全球化的网络基础建设,透过通讯数据撷取与沟通机制,链接实体或虚拟对象,并可进一步透过特定机制与互联网设施,将所有对象链接在一起,提供控制、侦测、识别及信息交换服务。

(二)、 物联网环境

为达到物联网的理想境界,据羿戓设计所了解,国际电信联盟于 2005 年发表物联网报告《ITU Internet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中,提出信息技术实践方案,将未来物联网环境描绘为“普适网络社会”(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ies,请参阅图 1、2),预告所有对象设备均可随时随地透过卷标识别技术 ( 如 RFID)或信息设备链接网络 ( 称为智能居家生活,请参阅图 3);同时为建构前述普适网络社会生活、开创物联网价值,国际电信联盟构思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示及传感器为基础的物联网环境,针对物联网创意发想、产品开发、制造到上市服务的发展过程,提供完整的方法论与基础模型,供各产业快速扩展应用,以建构更符所谓的智慧居家生活环境,同时透过高效率运作可提升产能、资源利用率,以及改善人类与自然环境之互动关系。




图1 未来物联网环境通讯沟通方面


数据源:国际电信联盟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








图 3 智慧居家生活




(三) 、物联网架构标准

为达成物联网环境之普适网络社会的理想目标,势须建构普适的终端设备与网络环境,包括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移动式终端设备、家庭智能设备、监控系统设备等;无信息处理能力的静态信息对象 ( 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个人无线或车辆智能通讯设备等,透过各种 ( 长 / 短距 ) 无线或有线通讯网络,达到物物沟通应用 (Machine to Machine“M2M”、Machine to machin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MAI”) 及物物沟通服务“MaaS”(Machine to machine As A Service) 的功能,实现高效率、节能的生产制造机制与便捷、安全、环保的智能生活目标;而发展普适物联网的基础,在于构思可行的体系架构(Architecture) 及其衍生的完整产业生态系,在物联网运行世界,没有单独一种无线或有线技术能够有效服务整体架构,也没有任何单位可以完全不透过其他单位的协助,便掌握所有知识技术或提供产品服务。因此,物联网的架构下,协同运作模式 (Collaboration) 会越趋重要,唯有透过生态系内各单位的协同运作,方能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或具体可行的服务。以下先从物联网体系结构切入,简单说明如何形塑物联网架构,进而具体布建物联网环境基础设施。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