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所国内高校或将设立云计算专业
为了加大国内大学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2010年全国200余所高校进行了专业调整。云计算、物联网、纳米工程、能源经济等新兴高科技专业成为热门,新专业设置预计将于明年开始执行。
据悉,教育部已经决定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领先大学开始着手新专业设立工作。
其中,云计算专业颇为引人注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已经成为ICT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分析师预计,2010年云计算服务总收入将达700亿美元,2013年这个数字将突破1500亿美元,2015年突破1800亿美元!几乎全部有影响力的运营商、厂商、服务提供商都出台了云计算战略,2010年全球云计算产业全面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云计算专业早在2006年就已经在美国的部分大学设立。云计算技术创始企业之一的Google于2006年在美国启动了"Google 101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高校培养大批云计算人才。该课程一出现便在大学里流行开来。美国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马里兰大学先后加入"Google 101计划",设立云计算相关专业。
2010年8月14日,北航软件学院正式对外发布"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该专业是全国第一个"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据了解,该专业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中国云计算联盟、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望京园区("移动谷")、宏达电HTC和多普达Dopod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另外,在教育部和产业相关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南开、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200余家国内高校正在考虑开设云计算专业。
然而,尽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云计算就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模型被提出,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学术界、产业界关于云计算标准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经过多年的发展,Google、微软、IBM等互联网巨头们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产品的云计算标准而这些标准以及不同厂商对云计算的理解各不相同。这大大加大了高校云计算专业课程设置的难度。从长远来看,"各自为政"的状态也不利于云计算产业的持续发展。
专业设置与实际脱节一直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专家指出:高校在开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产与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对产业真正有用的合格人才。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云计算?哪一方代表的标准才是云计算的未来标准?学术界云计算与产业界云计算的差距有多大?高校设置云计算专业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云计算的未来在哪里?如何才能保证云计算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将于2010年9月15-17日在上海举行的CECC中国企业通信大会(秋季)将设立云计算专场,对云计算产业内各个层次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届时,来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微软、IBM、Google、Salesforce、VMWare、EMC、华为、思科、中兴、HP、戴尔等国内外重量极云计算厂商将云集大会,围绕当前业内关注的热点,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不同立场进行深度解析,帮助企业客观、清晰地认识云计算。
另外,来自政府、金融、保险、电力、石化、烟草、教育(包括高校)等政企业行业用户也将参与云计算产业的讨论。云计算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无章法可循。任一项新技术,从模糊的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朝阳产业,都会经历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本届CECC中国企业通信大会正处于云计算产业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云计算专场的设立将对产业健康、和谐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2010 NexComExpo 下一代网络通信展(秋季)和CWCC中国无线通信大会(秋季)也将随之拉开序幕。NexComExpo 下一代网络通信展定位于亚洲最专业的下一代网络通信行业精品展。专注于融合通信, 重点涵盖运营商和厂商针对企业网络通信,云计算,无线通信,ICT,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方面的最新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针对专业观众:政企用户的IT、网络通信主管,运营商,SP,厂商,渠道等。
CWCC中国无线通信大会主要针对移固融合,移动互联网,全业务运营,企业无线通信,FMC/IMS等内容。重点面向运营商(境内外),SP,厂商,渠道,政府部门及企业IT、网络通信主管,是中国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最高端专业的行业大会,涵盖移动互联网;固移融合全业务运营;增值服务;3G/LTE/WiFi/WAPI/WiMax;
- 物联网概念板块深度分析 (02-21)
- 多网融合下的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 (07-27)
- 物联网与电信网融合技术(02-04)
- 物联网智能精神病人定位管理系统方案 (04-09)
- 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综述(04-03)
- IPv6在物联网中的应用(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