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视频处理SoC新秀在“4A”愿景下的“班门弄斧”

视频处理SoC新秀在“4A”愿景下的“班门弄斧”

时间:03-24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点击:

数字音视频处理IC市场不可谓不热闹,其中就不乏像TI|0">TI、ADI|0">ADI、NXP|0">NXP、LSI Logic、Freescale、ST、Zoran和Broadcom等众多欧美老牌实力派玩家。虽然不断有大中华地区的新创公司向这一领域发起冲击,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大多做的是"Me Too"工作,亦即在欧美厂商已经开拓出的成熟市场中主要依靠低成本等优势来分一杯羹。

不过,一家总部由美国硅谷迁至中国北京的新创公司正在借其所宣称的第二次数字媒体革命契机,试图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那么,这家名为北京希图视鼎科技有限公司(英文简称"C2 Micro")的新秀究竟有哪些"招数"?该公司所宣扬的"4A"又究竟是怎样一种愿景,可以为数字终端用户带来怎样一种便利呢?让我们跟随针对该公司总裁兼CEO刘锦湘博士的本期精英访谈,一起探个究竟!

您如何看待美国硅谷、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初创IC设计公司的特点?C2 Micro于2004年在美国硅谷成立,是什么原因促使公司总部于2006年迁至中国北京?

刘锦湘(简称刘):硅谷半导体初创公司大多是技术驱动型,常常拥有非常先进的新技术,或者觉得可以开拓某个新的市场,他们能够在行动上比大公司做得更快,技术上做得更好。在硅谷公司把市场做起来之后,台湾地区的公司会开始介入其中,把价格做到更低;而在这一两年后,一般的中国大陆公司也会进入,并把价格做得比台湾地区公司更低。但从市场来说,目前音视频处理IC产品几乎所有主要的客户都在亚太地区。在这种情况下,C2 Micro将芯片架构和算法研究中心仍然设在美国硅谷,同时在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设立营销与销售部门,特别是将总部搬至北京,还设有财务、客户支持、应用和系统开发等部门,并兼带一部分的硅芯片开发任务。通过这样一种优化的企业布局,C2 Micro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资源,在最适合的地方做最适合的事情。

如何看待数字媒体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数字媒体的第一次变革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从模拟转向数字,从模拟标清转向数字标清。在这个阶段,从制式上来说主要是MPEG2,而从(家庭中的)数字设备来说,都是分立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容的传输以及格式的转换等问题。而正在进行的第二阶段的变革,就是在第一阶段变革的基础上,从数字标清(SD)转向数字高清(HD)和网络联结。所有的数字设备都要跟互联网连接起来,如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IPTV和互联网电视,都跟互联网相关。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视频格式多种多样、编解码算法纷繁复杂,且如何在不同格式之间转换,这些都是面临的重要挑战。所以TI和LSI Logic等公司如今都在大谈特谈视频转码的问题。

市场上的媒体处理器怎样支持这种趋势?C2 Micro的产品如何与同类产品相比较?

C2 Micro目前推出的两款媒体处理器CC1000和CC1100,专长于数字视频处理。就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而言,我们的媒体处理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支持。一是支持所有视频格式的编解码,从H.264、AC-1到MPEG-4和Real、Flash等,不一而足;二是支持非常丰富的媒体存储介质,支持SATA和PCIe等多种类型的外设;三是有很好的联网功能,支持媒体传输和网络控制;四是有很好的后端处理功能,如显示等。总的来看,我们的愿景就是"4A",也就是方面用户在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使用任何能联网的设备(Any Terminal),来欣赏任何格式的内容(Any Content)。

市场上其他产品中,TI的达芬奇平台就做得非常不错。C2 Micro的产品和达芬奇一样,也是一种完全可编程的系统级芯片。除了这种可编程方案,市场上也有不少其他产品采用的是ASIC方案。5到10年前,一直是ASIC占主流,而可编程方案的编解码算法写起来并不容易,许多工具也不容易写,成本较高。如今,可编程方案面临的这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如新的工具非常有效,用C/C++就可以达到汇编语言的效果;而随着90纳米等更先进工艺技术的采用,可编程方案的成本问题已经显著降低,已经可以取代ASIC方案了,何况传统ASIC根本无法应对如今视频格式种类繁多的问题。所以我们的产品,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市场时机而言,都是非常合适的。

我们的视频处理SoC的架构是在过去两三年间确立的,专门针对音视频处理进行了的优化,在架构上比较先进,如将复杂的运动图像处理按照其功能和运算复杂程度分解成多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然后用不同架构的可编程子处理器去适应和处理运动图像在编解码过程中算法复杂度的变化,最大程度平衡性能、灵活性和功耗的矛盾。相比较而言,同类产品中有些是基于通用DSP,只是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其架构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确定,无法针对某一类应用进行优化。这种架构上的优势使得我们的SoC能够发挥更高的效率,如在处理VC-1编码时,某同类产品速度差不多要跑到400MHz,而我们差不多只要150到200MHz就可以了。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