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法国电力进入中国,这是找死的节奏?

法国电力进入中国,这是找死的节奏?

时间:08-26 来源: 能源杂志 点击:

法国电力如何在壁垒森严的中国市场寻找与本土伙伴的合作机遇?这家法国"央企"带给中国同行的启示是什么?
  

不久前,中国欧盟商会推出的《商业信心调查2014》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欧资跨国企业表示在华经营越发困难,46%的欧洲企业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但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法国电力集团(EDF)(以下简称法国电力)似乎并未失去对中国市场的信心。2013年底,法国电力成立了EDF(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在华的所有业务。

  

"在这之前,法国电力在中国只是以代表处的形式开展业务。如今成立了投资公司,是希望以公司为实体,更为便利地参与到中国的市场中去。"法电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EDF(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宋旭丹表示。
  

2014年3月26日,在法国巴黎,法国电力与中广核签署了"全球伙伴合作协议"。中广核代表中方合作伙伴与法国电力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工业合作协议。同日,法国电力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署协议旨在深化双方在工程、运维、核燃料及核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两个月后,也就是2014年5月28日,法国电力董事长兼总裁普格里奥分别会见了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和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共商合作。
  

这些高层会晤,表明了法国电力和中国核电业关系密切,对英国新建核电项目有着共同期待。对于法国电力而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还向外界传达着一种信息--法电于中国核电的作用和影响还在持续。
  

不得不说,法国电力在中国电力,尤其是核电历史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全球最大的核电运营商,30年前,以技术总负责方的身份,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大型核电项目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之后的30年间,一直扎根中国市场,并将业务从核电扩展到其他领域。
  

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法国电力只是作为技术的提供者和服务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进入发电投资市场,陆续投资了几个火电项目。2000年后,在世界其他各国的电力公司纷纷撤离中国市场之时,法国电力并未放弃,继续开拓火电、水电、清洁能源等全方位的能源市场。

法国电力执行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马识路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解释法电为何留在中国:"为了保持我们世界领先电力企业的地位,必须到中国去。那里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市场、全球电力工业的重心,尤其是在核电领域"。
  

技术提供者与服务商
法国电力进入中国市场始于大亚湾核电站,作为一个同时兼任业主顾问和技术总负责的独一无二的角色。之后,其又顺利获得了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以及红沿河、田湾等核电项目的咨询服务市场,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虽然在大亚湾项目之后,法国电力获得的业务量和咨询费用都大幅减少,但正因为中国政府当初为建设大亚湾项目选择了法电一体化的AE管理模式,而不是由供货商的"交钥匙"工程,这一选择有决定性意义:大亚湾模式为中国核电企业把握核电站的自主权提供了范本。
  

同时,在法电牵头带领下,法国核电设备主供应商阿海珐、阿尔斯通及87家中小企业通过技术转让、组建合资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等方式成功进入中国的核电市场。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2002年1月17日,法国电力亚太区总部在北京成立,中国分部与亚太区总部一同设立。中国分部集中管理法国电力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向中方业主提供有关核电、水电、火电、输配电方面的咨询服务,并继续寻找新的投资机遇。
  

进入中国市场后,法国电力为融入中国文化,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措施是促进人员本地化,晋升当地管理干部,取代原先的外籍管理人员。
  

"如果能让中国员工获得成功,那我们在国外和中国的发展也将取得成功。为此,法国电力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形成文化融合"。时任亚太区总部负责人力资源和企业运作的副总裁拉力祖曾经表示。
  

因此,从2005年起,法国电力开始推动管理人员本地化。法籍管理人数下降,中国籍管理人员代替了原先的外籍领导。负责资产管理、工程、发展与投资、核电等重要部门的领导都在这一时期被替换成了中国籍领导。
  

在与核电业内人士探讨法国电力为何能够成功开拓海外市场、进入中国的问题时,中广核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何国伟告诉记者说:"虽然法国电力是法国的国有电力企业,但它更愿意以市场化的方式进入市场,更有利于对方接受。"
  

在何国伟看来,与法国电力合作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法电队伍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对于项目前期所做的调查和整个过程的风险控制,从整体上做到最合理的资源配置。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