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微电子和IC设计 > IC版图设计交流 > pad的ESD问题?

pad的ESD问题?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我在画版图中,画pad的esd时,我发现有的是将mos管的GS连在一起,还有的是直接将栅极拿掉,我发现两者构成的都是二极管连接,求教两种画法有什么区别,那种做ESD效果好点?

“还有的是直接将栅极拿掉”
能否在详细描述?

小编应该说的是Diode 吧。。

直接将栅拿掉?你说的是场效应管吧!

MOS的GS连接就是DIODE连接,两者效果完全一样。

我的意思就是正常的MOS场效应管,把它的栅和下面的有源区拿掉,做成的二极管连接。

是的

个人觉得相同面积下,GS连接的mos ESD效果更好。

我上次见到个esd管,用nmos gs连接一起的,还在靠近漏极旁做个P+注入在连到Gate,我问别人说是在上面在加多个二极管,不过不知有什么用,有没那个大侠知道的啊?跪求解释啊

1), 对于GS连接形式的NMOS管与正常的场效应管,都可以利用其击穿骤回特性来做ESD保护器件。
2),在版图风格上,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到尺寸问题应该有所差异
3),ESD效果:不知。(根据TLP测试结果才能得到结论)

同样的ESD要求,比如说HBM >3KV,用二极管、GS连接的MOS管(D端一定要符合ESD RULE)或者场效应管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关键的是达到了同样的目的,如何选用取决于layout布局以及成本要求

赞同楼上的

ESD保护的话,用二极管连接的MOS管就可以,GS接一起。另一端接电源

GGNMOS,Diode的ESD工作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GGNMOS是使用寄生NPN的snapback特性释放ESD电流,floating Gate/Res gate都是保护gate oxide不被ESD应力击穿。但同时增加了寄生器件,对于RF PAD不适用。
Diode的ESD工作模式是反向击穿,速度快,但是面积大,释放电流能力较强。
小编的反向设计,完全没理解到核心思想。建议多看看书。

有的是直接做成bipolar
不过还是gate coupling MOS的ESD强

小编正解啊

还是小编的解释比较清楚

diode 应该不是用它的反向击穿,至少在现在的工艺中很多情况下不是。应该是利用正向导通特性,把esd电流导入到电源和地,这样压降只有0.6。如果是利用反向击穿,电压要高很多。

那是I/Opad到电源PAD才是正向接,导入电源的电流最终还是通过反向击穿向地泄放的,对地PAD的diode
作ESD时就要反向了

如果如你所说,那我就有疑问了!
你输入信号幅值多大?如果一旦超过Diode正向导通电压,常温下,通常为0.65V。意味着你的输入输出信号就被短路到地,信号无法传输!
而且会出现很大的leakage到GND。
我估计你看到的工艺是RF工艺,里面的那个diode反向击穿电压可以根据工艺调整的,而且寄生电容很小,满足RF阻抗匹配以及高频IO需要。



这哥们说的是对的!对电源的Diode其实起到clamp作用,同时对电源释放正ESD电荷的通路。如果对地放电,不可能用正偏的Diode结构。

你没看明白我说的。一般在io处pad的diode是io对vdd正向,gnd对io正向,然后在vdd和gnd之间有clamp电路,这样无论怎样打esd,都用的是diode正向导通。在正常进信号时,只要不超过vdd 0.6v或者不低于gnd 0.6v,diode都不会开启。

io对gnd的ESD放电路径,似乎没有什么书籍或者资料明确的说明,这也和工艺情况密切相关。实际上是有两条路径在竞争,一个是diode反向击穿,一个是io对vdd,然后vdd通过clamp对gnd,最后就看谁更容易。按我个人理解和听讲座,讨论,看文档,觉得至少在小尺寸(。13以后)工艺下,使用t或者s的工艺,应该是后者更容易些,这可能与为了保护内部脆弱的管子,clamp的设计越来越复杂有关。

曾经问过同事,说是vdd到gnd的esd通路是最容易通的,esd电压在达到击穿管子直接流入地前会走vdd到gnd的通路,不知是否是这样的?

这也是我的理解。不过不同人的理解都有不同,我认为也和工艺,整体ESD架构有关,所以书上不会明确写出,我也不敢说死。

二极管的多吧

mark一个

不激烈。

pad 对VDD的diode正偏,对GND的反偏,VDD对GND的diode反偏

上一篇:res参数提取
下一篇:JOBVIEW问题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