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微波射频 > 微波射频行业新闻 > 国内RFID产业链介绍

国内RFID产业链介绍

时间:01-09 来源:RFID世界网论坛 点击:

    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非接触公交卡、校园卡等项目在各地的推广,培养了一批芯片、封装、读写终端和系统集成厂商。这些国内厂商已经掌握了成熟的技术,初步形成了国内的RFID产业链。 

    RFID产业链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标准制定、芯片设计、标签封装(含天线设计)、识别系统设计与生产、系统集成与管理软件开发。下面从这几个方面介绍国内外RFID产业链的现状。 

   (1)标准制定由于13.56MHz RFID技术发展较早,相关标准也较为成熟,主要的国际标准有ISO/IEC14443 和ISO/IEC 15693 两种,国内13.56MHz RFID的标准也主要源自于这两个国际标准。在上文介绍的典型应用中,中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基于ISO/IEC 14443-B 标准;各地公交卡、校园卡主要基于ISO/IEC14443-A 标准。基于ISO/IEC 15693 标准在国内的应用相对较少,典型的应用有教育部学生购票优惠卡。 

    相对13.56MHz RFID国际标准的成熟与广泛应用,UHF、微波频段RFID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国际标准。但在近年,RFID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明显的加大了在标准制订上的投入,都在积极的制订各自的标准。 

    目前,国外主要有三个标准正在制定中:ISO/IEC 18000 标准、美国EPC Global 的标准和日本泛在中心(Ubiquitous ID)的标准。这些标准(组织)都在积极进入中国,在国内设立代理机构,网罗各自的企业利益群体,都希望能够影响到国内UHF 频段的RFID标准的制订,为日后在广大的中国市场的竞争中,赢得标准上的先机。 
    在国内,有关政府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RFID产业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产业标准的制定也越来越重视。在2004 年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式成立了中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其目的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RFID标准,推动中国自己的RFID产业。然而,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一波三折,2004 年底,由于种种原因,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被暂停。 

    但电子标签国家标准的制定并未就此停住脚步。虽然关于国家标准依然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声音,但兼容国际标准,支持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利益的主张得到了广泛的共识。目前信息产业部、科委、国标委等十四部委已完成编写《中国RFID白皮书》,以支持我国自知识产权的RFID编码体系——NPC 系统的建立。目前新的RFID国家标准起草组已经成立,并由信息产业部产品司司长任该起草组的组长并已展开相应的标准起草工作。新标准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谋求与国际标准相互兼容。据悉,中国自主RFID规范有望于2007 年正式出台。 

   (2)芯片设计虽然在RFID芯片设计上,国内芯片公司的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芯片设计业在最近10年中的长足发展,缩小了与国际芯片设计水平的差距,国内公司在RFID芯片设计上完全有机会赶上,甚至超过国外芯片公司的技术水平。目前国内主要的RFID芯片厂商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代表企业有: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微电子、清华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的芯片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13.56MHz RFID芯片的设计技术,并能提供相应的读写机具芯片。在国内公交卡、校园卡等13.56MHz RFID市场上,复旦微电子、上海华虹等公司都推出了一系列成熟的RFID产品,并在和国外大公司的平等竞争中取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UHF 和更高频段的RFID芯片设计上,国内各芯片厂商均高度关注,但策略不一。部分厂商处于观望阶段,部分厂家则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开发UHF 频段的RFID芯片。复旦微电子已于2004 年开发出支持EPC Class0 标准的产品,2005 年底将推出支持ISO18000-6B 标准的产品。 

   (3)标签封装(含天线设计) 

    在国内,由于RFID的应用最主要还是以卡片的形式出现(如中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交卡等),经过多年的发展,RFID卡片形式的封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卡片形式RFID的封装主要包括模块封装(芯片装配)、制卡(天线制作)和印刷三个主要环节,目前国内在各个环节上均拥有大量的加工厂商,代表企业有: 

    模块封装:北京海达利薄膜开关有限责任公司(Flip Chip)、上海长丰智能卡公司、上海伊诺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