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无线通信业界新闻 > 电信已建15万个NB-IoT基站,欲抢占先机

电信已建15万个NB-IoT基站,欲抢占先机

时间:04-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非常荣幸有机会汇报一下中国电信关于物联网的思考,我讲的题目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构建NB-IoT精品网络,第二是打造物联网生态平台,第三是推动物联网开放合作。

众所周知,全球物联网市场正在加快发展,中国的热度可能更高一些,各大机构也都做了非常乐观的一些预期。

据相关研究机构分析,到2020年公众物联网连接预计可达17%,由于原来2G网络本身的一些弊端,中国电信在物联网方面发力相对较迟,实现第一个1000万连接的时候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但是到了最近达到新的1000万的增长大概只用4个月,后续还会在进一步加快!

然而,物联网仍有很多漏洞,包括倪院士提到的安全方面、自主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芯片、通信流程,自身的标准、规范性,包括在终端使用上面,由于行业之间密切相关,在终端的多样性方面也给产业发展带来制约。包括运营商网络存在同样的问题,2G、3G主要是面向人们通信,在整个容量的承接方面,以及适应物联网不同的速率和QoS保障在弹性上面来讲是比较差的。

面对上述的问题,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是:

一中国电信积极部署NB-IoT精品网络,已建越15万个NB-IoT基站,占全网基站50%,即将30万站

首先,要构建非常完善的网络技术,提供连接的基础能力,连接是物联网必然的基础,怎样实现智能的、弹性的连接,实际上是物联网发展基础的能力,要在构建能力的基础上打造核心平台。

在网络演进方面,中国电信正在打造多网并存的,能够符合各种带宽、各种速率、各种服务、有连接质量保障的精品网络。从2G和3G当中,目前中国电信800M的CDMA网络运行的情况我们希望把它保持好,我们非常不看好在2G、3G当中承载更好的物联网连接。

另外,我们整个4G网络的一个平台,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1.8G的精品网络,当前我们NB-IoT正在800M网络规模部署,快速推进外场测试,同时加强5G网络的研究。

在NB-IoT网络建设方面,我想业界对于中国电信的决心应该是看的非常清晰的。在2016年6月份我们NB-IoT的核心标准刚刚冻结以后,中国电信就迅速采取了行动,从10月份我们就开启了NB-IoT招标,预计全网能够部署30万的基站,跟现有网络进行部署,快速形成低频4G和NB-IoT的网络覆盖,在12月份我们率先开通了NB-IoT的实验室。

目前,全网基站的部署已经完成了接近50%,在6月底就会建成全球最大的一个NB-IoT网络,为下一步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外场测试来看,NB-IoT的性能指标、覆盖能力方面,测试的实际情况是非常乐观的,NB-IoT的网络覆盖能力比我们同频端的网络覆盖强1倍,包括在远中近我们有一个定义,整个深度覆盖的水平是有保障的。另外平均的速率也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同时,在NB-IoT生态构建方面,中国电信也已经有了非常实质性的一些进步,包括2016年我们跟华为以及深圳水务就签订了NB-IoT签订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近期跟海尔和海信签订了智能家电的战略合作协议。

从产业链成熟的情况来看,正是基于本身的一些特点,NB-IoT符合中低速、低移动、低交互的一些场景和需求。比如说一些城市的公共管理,包括一些智能家电这些低移动、低速率的物联网的需求当中,实际上对窄带物联网的需求非常大。5G微信公众平台(ID:angmobile)了解到,赵总进一步指出,NB-IoT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物联网业态的一些模式,大家知道以前物联网可能需要很多的传感器,需要一些网关,再通过集中器向网络的后台发送,将来NB-IoT成本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的设备和设施直接通过窄带物联网卡就可以搞定。整个业务的部署,设施的建设非常快捷方便。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业的热度非常高不足为奇。

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的一季度华为的NB-IoT芯片以及通信模组已经有很多产品参与到现网当中的测试。到2017年第二季度,高通的NB-IoT平台也会出来,所以NB-IoT产业链的成熟将非常快。

二中国电信积极打造物联网生态平台

从打造基础网络的同时,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构建自身的打造物联网平台,包括连接管理平台,也包括应用使能的平台。希望通过公共平台的搭建,并且通过平台能力的开放,为应用开发的厂家提供更好的开发环境,也为终端厂家提供更多的方便,使得我们整个开发和部署的效率有非常大的提高。

首先,中国电信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方面。连接管理平台对于处理性能的要求非常高:未来怎样管理好海量的连接?如何做到实时流量和费用查询?中国电信将来会运营国内和国际的两个平台。

国内的平台对国内的一些应用提供服务,国际的平台对我们有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