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模式加速转型靠什么?物联网!
2016年底世界经济论坛Ceri Parker采访了全球未来理事会专家后发表了博客文章《关于2030的八大预言》,文中描述的第一个2030年预言是:"所有产品都将变成服务!"。听起来,呃,是不是...很大胆?虽然"2030"的时限有待验证,但产品变服务的趋势背后是有强大的商业逻辑支撑的,它是当今两大趋势领域"循环经济"和"物联网"的交集,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已经纷纷向PaaS(Product-as-a-Service,产品即服务)商业模式转型。不管我们乐不乐意,事实是,下一波带有"智能"和"生态"属性的商业变革已经"兵临城下"了!
PaaS(产品即服务)模式80年代兴起于循环经济领域,目标是让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少产生废弃物,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这个目标称为"可持续目标"。PaaS模式是指公司保留产品所有权,然后通过一个特定的服务系统将产品使用权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客户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在PaaS模式中,个人或企业用户不必通过购买而拥有产品,而是按租赁或其它约定的形式支付产品的使用价值。
在前物联网时代,PaaS模式主要是由可持续目标推动的,只应用于物物之间无需实时连接的产品,它实施起来细节很多,流程相对复杂,盈利速度慢,所以通常只有那些具有长远可持续战略目标和强烈动机的先锋企业才会率先采用。不过,有句充满正能量的话说得好: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不怕路途遥远。那些至今坚持可持续战略的企业有不少已经获得相当丰厚的经济回报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PaaS模式在诞生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尽管存在执行层面上的局限性,但数量在缓慢增加,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进入物联网时代以后PaaS模式的受欢迎程度就大不相同了!近几年成为商业创新领域热词的"共享经济"、"分时租赁"、"按需收费"、"预约使用"大多归属于PaaS模式。随着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PaaS模式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物联网在其中起到"使能"和"加速"作用。
国内最引人注目的"物联网+PaaS"例子莫过于去年摩拜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了,它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占据几大城市中心区域的各个角落,其扩张速度之快,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这种引入物联网"使能"的PaaS方案在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最后几公里的痛点问题的同时,也对多个相关行业,比如,单车维修、单车制造、短途的士业务、城市规划等造成大力冲击,引发实施层面上的混乱,并带来包括社会诚信、政府监管、逐利资本高调介入、劣币与良币同台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
那么,现阶段摆在众多企业决策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来了:企业应该如何利用物联网设计出更加符合未来发展趋势而且切实可行的下一波PaaS商业模式?
来自PTC的架构师Maciej Redel认为一个由物联网推动的PaaS模式必须具备以下5个功能模块:连网产品、授权管理、货币化引擎、客户关系管理(CRM)及物联网云平台。如果兼顾PaaS模式的循环经济出身的话,我认为再加上"可持续目标"就更完整了。这样下一波可持续PaaS模式就包含6个模块,如图所示: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6个功能模块各自发挥什么作用:
一、连网产品
这些连上网的产品包罗万象:单车、汽车、游艇、房屋、电器、服饰、打印机、发动机、杀虫剂、太阳能板、工程设备、监测仪器等等。相对传统以购买方式转让所有权不同,供方通过建立产品实时通信网络收集和管理产品使用过程的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灵活的产品使用权和对应使用价值。由于数据统计的实时性,与之相连的授权系统就可以随时启动、停止或转换不同使用权限。
二、授权管理系统
供方需要设定一套合法的使用权限规则并具备随时为不同用户提供升级或降级权限的能力,权限大小取决于用户所选择的不同服务等级、采购不同类型版权和授权期限等。理想的授权管理系统基于多个方便计费的使用参数,比如,空气压缩机的运转时间及已使用的空气体积等,这样可以更灵活的应对随时变化的市场环境,为设计出更有竞争力的定价系统提供依据。
三、货币化引擎
供方根据用量参数进行定价和结算,系统甚至还可以加上其它财务参数,比如增值税率、货币汇率等进行自动计价,还能够提供折扣计价。另外,为了适应业务扩展性,还必须支持能够计算增值服务的费用,比如根据产品使用产出的后续咨询服务等。这类增值服务反过来必须在产品终端上出现对应的使用参数,回归到设计好的授权管理系统和计价系统进行结算。
四、客户关系管理(CRM)
在PaaS模式中,CRM系统除了具备现有的客户关系管理功能以外,还必须与授权系统和货币化引擎之间进行无缝对接,为用户提供使用权限分类
- 物联网的PaaS模式存在无限商机(11-22)
- 桑锐研发出基于ZigBee技术的物联网无线数传模块(04-21)
- 中国移动发布9款物联网模块 TD三款GSM六款(04-28)
- 无锡物联网园区见闻-前景不乐观 (12-03)
- RFID应用直接带动物联网发展(02-27)
- 隐私是普及物联网的最大挑战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