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智慧城市将迎新局面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项目已然取得实质性进展,但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基于此,全国各地纷纷制定"小目标",各类规划纷至沓来,相信2017年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来质、量、速度的新局面。
智慧城市应该具备智能感知、系统协同、智慧处理、机制先进、服务优质等特征。只有具备上述功能,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到数百个。"智慧城市"的遍地开花一方面昭示着城市"智商"的提升,另一方面更提醒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体现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老路模式。
相较于前几年概念的炒作,近几年的智慧城市项目有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前瞻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超过了7000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可达4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市场体量,引得各路豪强竞相折腰也就不足为奇。
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新增已完成重点项目有66个,全部试点城市总体进度63.4%,完成数量及总体进度均高于前两年。其中,过半数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整体进度约为51.4%。不到半数试点城市开展了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整体进度约49.2%。多地试点通过构建城市运营指挥中心融合城市管理与服务功能,共有约11个重点项目在2015年度取得显著推进,完成进度在80%以上。
但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以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区域内城市、城镇、社区规划单一,建设思路与方向趋同,未能发挥合作互补作用,这样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易造成资源重复浪费现象。加上缺乏统一标准以及不同软件供应商的应用程序兼容等问题,"信息孤岛"现象日渐凸显。
另一方面,国内信息开放程度不足,未能迅速打开横向网络。目前,很多省发改委经济信息中心都已初步建成数字化云端,也就是说,硬件基本配备完毕,但各政府部门间不愿公开、分享数据,导致我国智慧建设的一个瓶颈就是"信息孤岛"的问题。此外,因为目前政府部门有各自独立的垂直信息系统,所以也存在着数据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互联互通程度不足、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
此外,群众参与感不强,未能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多是从供给端出发,通过供应商提供后台产品和应用,以政府服务平台得以展现,真正能够连接到"服务接受者"的"智慧"种类并不多。从对各省内部分政府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抽样调查来看,多数公务人员都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相关信息了解甚少。
为避免"信息孤岛"、"千城一面"现象的加剧,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纷纷公布了新一年的"小目标"。各种《规划》纷至沓来,仔细梳理一下可以发现各地更重视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和民生服务水平的提升,"民众口碑"才是最好的奖杯。一线发达城市转为"产城融合",而建设中的城市更希望迎头赶上,通过原有产业优势搭载信息化、互联网+的东风,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加快统一云平台建设,老城也能旧貌换新颜。
不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只是政府的责任,需要让更多的企业和市民等城市主体参与其中,体验到其中的便利之处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相信随着居民与智慧城市的互动连接更为紧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在2017年将迎来质、量、速度的新局面。
- 智慧城市案例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思路(10-13)
- 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如何实现智慧城市(05-23)
- 信息技术的成熟带来的是物联网城市建设的兴起(07-19)
-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为什么我们的城市还不够智能?(08-13)
- 物联网让城市更“智慧”(08-10)
- 华为与中国联通用NB-IoT共同演绎智慧城市项目(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