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成熟带来的是物联网城市建设的兴起
物联网技术会让很多梦想成真,智慧城市则是最有可能率先进入现实的概念之一。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在你的城市里,交通方式丰富多样、舒适环保;城市中有了更多的公园和开阔地,空气质量极佳。在你的城市里,生活是愉快、健康、可持续的。你的城市是一个智慧城市。
近日,"2016国际开放物联技术与标准峰会暨W3C万维物联网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与工信部均表态,将积极推动物联网研发,同时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重点专项有望在今年启动实施。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卢希表示,工信部下一步将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融合创新的生态体系,支持各类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信息技术日益成熟
智慧城市就像智能家庭一样,是建立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在智能家庭中,所有物品都连接在物联网中,它们通过收集、储存和分享用户信息来提高环境效率。而在智慧城市中,物联网扩展到了家庭以外,整个城市的自动设备全都在线,这些设备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就是大量的市政数据,智慧城市利用这些大数据来了解它的居民,以便提高城市效率。
因此,当物联网这一新兴的信息技术日益成熟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问题便得到了有效解决。基于物联网蓬勃兴起的业务与应用逐渐成为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并且物联网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使城市环境完备智能、城市服务高效灵活、城市治理精准高效,使城市更加智慧,使人们生活更美好,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城镇化建设时期,城镇化率也从1983年的21%左右提升至2015年的56.1%。但是在高速城镇化的同时,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城市中的交通拥挤、医疗卫生保障滞后、大量的人口流动、城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都成为城市发展的掣肘。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则可以成为有效化解"城市病"的方式之一,这也是国家大力推行智慧城市的原因所在。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的建立,可以极大地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平安城市系统的推广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犯罪率并为事后侦破提供重要线索;智慧医疗可以提升医院诊断效率,缓解医患矛盾;智慧食品安全可以从溯源的角度保障食品安全,抑制掺假、造假等行为的蔓延。
智慧城市并不智慧
2010年智慧城市的概念进入我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但作为新兴行业,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依旧严重,智慧城市并不智慧,其原因在于:
核心技术物联网缺乏国家标准,尤其是在关键的超高频领域标准仍由国外组织控制。若照搬国外组织控制的超高频领域标准,未来将要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大大增加我国企业的成本。
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还较为薄弱。进入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很受限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影响。
国家信息安全问题没有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覆盖到城市方方面面,与国家信息安全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国外企业参与,信息安全岌岌可危。
缺乏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应用。长期以来,部门之间"条块分割"造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特别是部分垂直部门信息系统仅限于部门内部使用。
因此,加快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以及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对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安全的影响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
万物互联前景可期
尽管面临不少问题,但建设好智慧城市(区、镇)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转型、改变发展模式和做创新型国家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也是扩大国民经济内需的最重要的拉动力量,这已成为各界共识。
根据统计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04万亿美元,而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达到300亿台。物联网服务收入也将从2012年的4.8万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7.3万亿美元,预期年复合增长率为13.3%。
专家指出,物联网要实现万物互联,涉及跨品牌、跨平台、跨设备间的无线通信,尚需进一步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强化知识产权应用等问题。卢希表示,工信部将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智能家居、健康服务等消费领域,推广一批集成运用解决方案,形成一批规模化、特色化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工信部还将支持互联网、芯片制造、设备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开展服务运营。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加速
- 智慧城市案例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思路(10-13)
- 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如何实现智慧城市(05-23)
-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为什么我们的城市还不够智能?(08-13)
- 物联网让城市更“智慧”(08-10)
- 华为与中国联通用NB-IoT共同演绎智慧城市项目(08-26)
- 智慧城市实现万物互联还有多远?(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