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无线通信业界新闻 > 物联网产业将迎来拐点

物联网产业将迎来拐点

时间:11-1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当我们判断一个产业发展是否进入拐点有这样几个关键指标,一是核心关键技术是否获得突破,二是相关产业是否发展起来,三是生态是否建立。从这三个维度看,物联网产业从关键技术的突破、相关应用与生态的发展来看,走到今天已经迎来了拐点,有望从"想象美"变成"现实美"。但同样,物联网产业规模化与碎片化并存,面临安全风险等挑战,如何突破这些瓶颈?从哪些维度给力能让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物联网产业发展进入拐点

前几年,当大家谈及物联网,都认为它看起来美好但缺乏"现实美",处于产业的萌芽状态。但是今天"看起来美"正在变成"现实美"。从有关专家对产业发展是否进入拐点给出的三个指标来看,现在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前夜,迎来拐点。

从产业规模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已经超过25%,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5年超过了7500亿元,其中传感器和无线射频识别市场规模分别接近1000亿元和373亿元,机器到机器应用的终端数量超过1个亿,占全球总量31%,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从关键技术的维度看,中国在芯片、传感器、智能终端、中间件、架构、标准制定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其中光纤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超高频智能卡、微波无源无线射频识别(RFID)、北斗芯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实现批量生产,物联网中间件平台、多功能便捷式智能终端研发取得突破。

从应用的维度看,目前中国在智能交通、车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已形成一批成熟的运营服务平台和商业模式,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实现全国联网,部分物联网应用达到了千万级用户规模。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产业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又给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力。

而从标准体系的构建来看,中国制定了物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指南,从基础共性和行业应用两个方面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梳理标准项目共计900余项,推动物联网概览等成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明显提升,物联网标准体系初步完善。

从区域聚集的维度看,目前中国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无锡、重庆、杭州、福建等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物联网产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众多产业联盟加速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物联网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而从全球网络技术发展的维度看,今年6月份在韩国釜山3GPP会议上,窄带物联网标准NB-IoT获得通过,其所带来的广覆盖、大连接和低功耗等问题,给物联网开辟了很好的前景。5G设计可做到一平方公里支持一百万个物联网终端,大大扩展了物联网的应用,促进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

拐点面临挑战

尽管我们从关键技术、应用等维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事实上,物联网在很多维度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而随着物联网深入和广泛应用,涌现出诸多的新问题需要加快解决。

最近美国发生的网络瘫痪事件,有大量的攻击就来自智能物联网设备,让物联网安全再度被提到更高层级。物联网节点分布广、数量多、环境复杂,安全性相对脆弱。随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推进,传统信息系统具有的安全问题迅速扩散到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控制系统大量应用,其安全漏洞会带来风险,车联网等新兴应用的安全性也面临一定考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一直就是发展物联网的重中之中的问题。倪光南院士表示。

从关键技术的维度看,物联网领域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基础能力依然薄弱,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传感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加工、制造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需求大量依赖进口。

就在我们看到物联网在一些行业正从尝试性的应用向规模化拓展的同时,也不能太乐观。"各行各业对物联网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大多数传感器产品在开始时面对的是小众客户或长尾市场,很长时间以来物联网存在标准与应用的碎片化现象,这就制约了物联网产品规模化效应的发挥,产品没有规模其价格就难以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到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物联网与行业融合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成熟的商业模式仍然缺乏,部分行业存在管理分散、推动力度不够的问题,发展新技术新业态面临跨行业体制机制障碍,跨领域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还存在较多障碍。

此外,目前我们看,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引领能力的龙头企业数量还非常有限,大中小企业梯次协同发展格局尚不完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应用部署等环节需要形成更大合力,产业示范工程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国家物品编码中心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我们物联网标准体系仍不完善,一些重要标准研制进度较慢,跨行业应用标准制定难度较大。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