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 2015观手机芯片大战:三大胜负手在哪?
el尽管有先进的工艺,但是目前这一代产品性能并不强,不过从低价做起是对的,从平板的经验看,只要Intel敢补贴,销量是能堆出来的,Intel X3的前景要看补贴的力度有多大。
三、手机芯战的胜负手
这一轮安卓智能手机的浪潮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的,芯片厂商你来我往,已经变换好几轮了。在来来往往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个市场的一些规律。
1.要做手机芯,就必须做基带与应用处理器的融合,即使做不了融合也要有自家的全套方案,否则就流行不开,无论性能有多强。
其实,早期智能手机芯片厂商,TI、nVIDIA都是没有基带的,三星也没有。但是没有基带就意味着手机开发难度大,稳定性差,对手机厂商实力要求高。
当有基带的高通加入战局,尽管早期芯片性能并没有优势,但是靠集成基带,开发简单,高通迅速成为王者。
后来者MTK也有基带,于是MTK也迅速崛起成为老二,今年还有逆袭的态势。
反例是,TI退出手机芯片行业;nVIDIA图像性能无敌,但是乏人问津;三星性能出色,但是只能自娱自乐;Intel能提供全套方案,不能提供整合的SOC,也被边缘化。
2015年高通性能不占优势,但是笔者依然看好他继续把持王座,就是因为高通的基带优势。
2.高端市场拼性能,低端市场拼价格。方案价格低才是真的低,才会有市场。
现在智能手机的性能已经过剩了,低端芯片也有不错的体验,在体验拉不开差距的情况下,拼的是价格。而这个价格是整体方案的价格,而非芯片价格。
这方面,第一个成功的是MTK,MTK早在功能机时代就知道给客户提供了全套软硬件方案,所谓的"交钥匙",让客户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开发出手机,也造成了当时的山寨机浪潮。
在智能机时代,MTK同样做得很好,考虑到外围配件的成本,让用户做出低价的手机去竞争。正是靠这个,MTK在起步晚的情况下依然成为业界老二。
还有一个例子是Intel,Intel为了进入移动市场把芯片给了成本价,但是依然反映不好。原因是Intel没有解决好外围元件,控制好总体成本。于是Intel找了这方面的高手瑞芯微。
瑞芯微在压成本上是行家,它能用廉价的外围元件、简单的电路设计保证芯片的正常工作。Intel在平板市场站稳脚跟,开始逆袭智能手机。
3.工艺决定竞争力,技术同质化,竞争转为工艺资源的争夺
随着智能手机芯片的加速,自己搞一套非公版的核心越来越困难。苹果因为有IOS的软件壁垒,可以自己设计核心,而nVIDIA同样强大的丹佛核心就无人问津。
高通自己的研发赶不上进步,不得不用了ARM的公版A57,而自己研发的TS2核心(骁龙820的核心)很可能对上ARM强大的A72,前景不乐观。
既然,大家都用ARM的公版核心,设计上都一样,最后的性能差距就来自于工艺。
骁龙810的性能劣势是20nm工艺造成的,三星Exynos 7420强大是因为自己有14nm工艺,华为没有工艺,但是很早就下手与台积电合作16nm。
未来高性能芯片的竞争很可能转化成工艺资源的竞争,谁拿到领先的工艺,谁就有更好的性能,就有更强的竞争力。
所以,手机"芯"的胜负手就是集成度、总体成本控制、工艺资源,谁在这三点上领先,谁就是王者。
目前是高通占优,而未来的王者可能是MTK,也能是三星、也可能是海思。
- CSL发布超高频集成天线阅读器CS203(09-11)
- 圆极化高频头的利用(06-18)
- GAO发布新的RFID天线(12-31)
- HUBER+SUHNER收购Astrolab(04-09)
- AWR展示最新版高频EDA软件(10-20)
- NXP为超高频天线开发人员提供在线PCB模拟工具(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