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给我一个发烧的理由
论坛分享及个人看法,进行如下梳理总结。
一、从中看到中用,可穿戴设备产品登堂入室,还需要实现"三个跨越"
用户需求一直那里,无论是生活中对健康、对便利性的需要,还是工作上解放双手、远程支撑的诉求,大多没有得到很好满足,或者目前没有更好的方式满足。从普遍性来看,可穿戴设备中看不中用,说到底还是产品问题。解决这些共性问题,需要实现三个跨越:
一是元器件的跨越。元器件的质量、性能、大小、材料等决定着产品的功能与用户体验。与用户最直接相关的,首当其冲的是电池,如果续航能力不强,经常需要充电,很容易引起用户反感。在解决耗电问题上,一种方式是平衡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关系,有所取舍;另一种就是探索新的供电方式,移动研究院的黄院长提出,既然是可穿戴设备,可以考虑将人体散出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电,这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方向。
二是用户体验的跨越。视觉感受问题容易解决了,毕竟大部分用户不会过于刁钻。困难的是功能问题。交互方面,随身佩戴产品如手环、手表,没有屏幕的话,体验会很差,不能直接与产品交互,给人感觉这就是个数据收集器,用户想看到相关分析数据、结果必须依赖于手机和电脑,体验不佳。在交互方式上,如果屏幕小,利用触摸方式感知很差,可以可虑通过声音、眼睛动作等方式使得交互更加人性化。功能数量方面,大而全的设置要么功耗较大,要么大多功能闲置;小而专是一个方向,以更集中的方式解决用户的一两个痛点。
三是与数据和服务结合的跨越。所有不提供软件服务和数据服务的可穿戴设备都是耍流氓。可穿戴设备本身价值并不大,关键在于其获得的数据与提供的服务,越垂直越深度往往价值越大。需要注意的是,用户要的不只是数据,大部分用户对一些数据本身是没有概念的,经过分析得出的结果和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所有数据监测不准的可穿戴设都是耍流氓。不准确的数据会降低用户的信任感,如果是健康类数据,如测试心率、血压,不准确的话,容易出事情。如果数据不准确,基于数据的分析及解决方案都是空谈。如果监测慢性疾病的设备,能够通过CDC健康认证等,则会大大增加用户的使用信心。
二、从烧钱到赚钱,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千亿级,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做可穿戴设备之前,需要考虑好自己能够烧多少钱。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烧钱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天,可以说是迎来了曙光。在这之前基本都是战略性投资与布局。那么,多大的市场才是规模化发展的引爆点呢?至少千亿级。对于整个产业是否赚钱,涉及维度较多,这里仅从市场规模进行测算。
市场调研机构ABI Research预计,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4.85台。BI Intelligence认为,鉴于目前该行业的前景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2018年出货量将达3亿台。而根据艾瑞咨询调研与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可穿戴设备均价300元/台,2016年大约230元/台。考虑到全球产品均价高于国内,以及可穿戴设备整体市场均价呈下降趋势,预计2018年可穿戴 设备市场规模约在700亿元-1100亿元左右,保守估计,2019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千亿级,成为规模化发展的引爆点。
现阶段总量规模小,与智能手机市场差距悬殊。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从 2012 年的 7.25 亿部增加到 2013 年的超过 10 亿部,预计2014年将达到12亿部。2013 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高达 3.51 亿部,预计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会超过4.5亿部。据瑞银统计,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近1000亿美元。相较之下,据研究机构预计, 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目前约30-50亿美元。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为230万部、市场规模为6.1亿元,预 计到2015年,出货量将超400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114.9亿元。
可穿戴设备处于附属品地位,不是独立的智能终端。目前我国发布的产品大多数只是计步、计算运动量,甚至推送信息等,仅仅是一些入门的健康监控设备,包括谷歌眼镜也是重复着智能手机和联网计算机的功能,所有的数据最终依附于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不能独立使用。目前可穿戴设备仅仅是手机的附属品,还不是能独立完成功能的智能终端,对手机依赖性强,与手机的强大功能相比,显得可有可无。
潜在购买力未启动,观望气氛浓。目前可穿戴设备对消费者来说追赶时尚的需求大于实用。可穿戴设备现有 设计尚未适应人们的佩戴习惯以及满足人们的佩戴需求。据美国移动市场研究公司 Endeavour Partners对美国可穿戴设
- Dell mini 3i 中国正式露面,没3G,没WIFI(08-18)
- 北海移动287个GSM900基站辐射低于国家标准(02-17)
- 中国移动发布9款物联网模块 TD三款GSM六款(04-28)
- 新型GSM 基站和天线组合 (06-07)
- 移动应用下一个伟大产品-NFC(03-26)
- GSM协会公布‘近场通讯体验’活动(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