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关于中兴建设国内某运营商TD-SCDMA承载网案例的分析

关于中兴建设国内某运营商TD-SCDMA承载网案例的分析

时间:04-25 来源:通信世界网(张海滨) 点击:

成622M。然而,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无论是裂环还是升级,都必须把光口的光纤拔下来重新设置,即必须中断接入层的业务来实现网络的改造或升级。对于一个现网存在上千个基站的网络来说,所有基站中断业务来进行网络升级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一旦升级失败,业务将无法恢复,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正在运行的网络来说,这两种操作方式在理论上讲得通,实践起来却非常难。所以,与其共用传输,不如利用上TD业务的机会,一步到位,建设一张全新的TD专用网络。

(2)新建方式是网络可管理的保证

如果大量的2G/3G业务共传输,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就成了难题。当前,运营商的网络运营成本分为CAPEX和OPEX。CAPEX是表象,一般体现在招标价格上,更多的成本隐含在OPEX中。如果2G/3G业务共传输,意味着一旦新增2G或3G业务,在割接电路时随时可能影响到另外一张网络的业务。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一旦2G/3G业务共用传输,就只能在现有的传输网络上进行扩容,运营商在商务价格等方面的谈判余地就很小。根据中国移动公开的信息,其在2006年新建项目集采节约的投资达到了近10%。而反复改造现有网络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等隐性成本加上扩容时较高的商务价格,最终网络扩容的成本绝不会少于新建一张专用的、方便维护的网络。

因此,经过反复权衡和激烈讨论,运营商最终决定利用TD对网络改造的机会,重新建设一张新的承载网络。

三、网络建设方案

在具体的网络建设过程中,中兴通讯提出了3步走的网络建设方案:

第一步:采用E1直接透传NodeB的ATME1,在RNC站点采用信道化的STM-N实现业务汇聚,提高网络利用率。

该模式的好处是把ATME1当成普通的E1,而不对ATM的信元进行处理,相关工作全部交给业务网络设备,大大减少了传输设备的复杂度,无需对现有MSTP设备做任何改进,使得传送网与业务网分离,界面清晰。这种方式非常适合R4阶段的TD-SCDMA业务传送。

第二步:采用分路传送的方式接入基站业务。随着业务发展,网络中开始出现全IP的基站,此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当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同时放在FE接口时,如何实现两个业务QoS的差异化。如果网络中的数据业务量非常大,很容易出现因为数据业务的繁忙而导致语音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而语音业务收入往往又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采用分路传送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继续使用E1为基站提供时钟,另一方面将语音和数据业务分别放在E1和FE中传送,又解决了两个业务的QoS问题。

第三步:TD业务全IP化后,建设基于分组传送技术的城域传送网,并辅以大容量WDM(OXC)的传输骨干网(如图3)。MSTP之二层交换、内嵌MPLS、RPR等技术,能实现带宽统计复用、安全隔离、保证相应的QoS。接入层引入CWDM,汇聚层引入DWDM,解决高速接入带宽的需求。

图3 业务全IP化后的传送网络

从该TD网络建设案例中,可看出,根据现网情况和业务发展,目前仍应采用MSTP作为3G业务的承载技术。同时,从TD业务的带宽需求以及2G/3G业务的网络管理出发,应专门针对TD业务新建承载网络。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