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亚太将成IPv6下个热点地区?

亚太将成IPv6下个热点地区?

时间:01-01 来源:中国电子报 点击:
我国IPv6发展欠缺动力

  在IPv4地址必将在短期内被消耗的情况下,IPv6显现出了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题。

  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扩大地址空间、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QoS)、安全性有更好的保证、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更好实现多播功能。全球IPv6论坛主席曾表示:"无论从网络需求、容量、规模、编址上还是双向交流上看,IPv4向IPv6过渡都是唯一选择。"

  我国在IP地址的分配过程中一直处于劣势,从最初的分配IP开始,美国的一些大学和公司占用了大量的IP地址,例如MIT、IBM和AT&T分别占用了1600多万、1700多万和1900多万个IP地址,而分配给像中国这么大国家的地址量还不如美国一个大学。后期在ICANN的分配中,负责北美地区地址分配的ARIN分配的地址量也是所有RIR中最多的,共分配所有地址量的6%,而负责国家和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和欧洲IP地址分配的APNIC、RIPE都只有4%。由此导致一方面大量的IP地址被浪费,另一方面导致互联网地址资源的极度不平衡和紧缺,IP地址资源面临着紧缺的严峻局面,这样的局面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IPv4和IPv6的地址压力。

  虽然我国面临着IP地址与网络用户高速发展不匹配的瓶颈,但是我国目前尚未能在IPv6地址商用方面有重大突破,归结起来原因大致有五。我国目前只有29个单位能够直接向APNIC申请地址,而且现行这种IP地址申请模式不利于我国互联网的长远发展。

  首先表现在获得的IP地址数量少,时效性差。目前各企业自行向APNIC申请地址,由于对IP地址申请的认识差异较大,一次的申请数量很少,一般只能满足一时之需,难以满足长期发展需要。其次,由于APNIC的IP地址申请程序较复杂,要求比较严格,许多国内企业不熟悉申请程序、不善于和国外打交道,常因IP地址申请时间太长而延误网络的发展。第三,IP地址申请的成本高。我国企业每年向APNIC交纳的会员费最高,但获得的IP资源不多。第四,由于目前在技术上采用了IPv4 NAT/NAPT过渡技术以及国际IP地址分配组织对于以前分过地址的重新整理利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最近几年的IP地址需要。最后,存在的多种IPv4/v6综合组网技术在网络中综合应用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利用这些技术组建的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性就是一个需要主要考虑的问题。利用一种组网技术组建的网络不能与其他组网技术组建的网络进行相互通信,这包括地址类型的问题、路由的问题、域名的问题、协议翻译的问题等多个方面。

  亚太引发IPv6热潮

  业内人士称,IPv6目前商业应用最好的地区不是在网络接入高度发达的美国,而是在亚太地区。很多分析师认为,采用IPv6标准的国家将是那些IP地址极度匮乏的国家,如日本、中国、印度、韩国等。对于这些国家来说,IPv6是一个新的机遇,他们可以作出以下选择:使用NAT技术用很少的地址连接到美国占主导地位的IPv4世界中;或者投资IPv6获得他们需要的众多地址,与其他的IPv6用户相连接,创建一个更大的IPv6因特网。在时机成熟之时,它们将会选择后者。目前亚洲国家中,对IPv6报以极大热情的是日本,日本政府制定了"e-Japan"的战略;1999年~2000年开始分配IPv6的地址,2001年~2005年开始全日本的IPv6商用化服务。其中几项IPv6的发展动力值得中国借鉴。

  首先,日本的经济持续低迷,高科技企业在全球新经济的快速膨胀阶段并未分得一杯羹或收益甚微,日本政府希望利用IPv6这一契机使企业重振雄风,从而带动日本经济的发展。所以日本政府对IPv6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其次,日本IPv4的地址也很匮乏,而日本的移动通信领域却相当发达,发展IPv6技术可以引领日本的移动通信步入更大的发展空间,并走在新技术开发的前列。

  最后,亚洲将是IPv6产品和业务巨大的潜在市场,日本希望凭天时地利之机联合亚洲的其他国家大力推广IPv6标准,从而与欧美的公司抗衡,并且使日本在亚洲市场中抢占先机。

  纵观亚太地区的IPv6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虽然稍微晚于日韩开始推广IPv6的规模商用,但是我们拥有近乎相同的庞大地址需求,如移动IP地址、电子工业内的应用等等,而且我们都有着借IPv6的迅速推广而摆脱目前在IP地址分配方面的劣势的问题。

  新应用催化中国IPv6商用?

目前IPv6在我国未来几年的信息产业发展中将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它能给网络生活、应用、安全、服务等各个方面带来改进的契机,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将带动一条大的产业链共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IPv6能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