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6大难点逼得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另辟蹊径

6大难点逼得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另辟蹊径

时间:03-28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 点击:

  2015年以及2016年1-3月份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非常爆发的。但是冷静下来,除了收获的喜悦之余,不妨分析一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代表、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总监 程焱松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六个难点!

  第一个,使用难。新能源汽车当前的核心部件是电池,行驶里程,使用时间,标准不统一,以及耐磨性。

  第二个,建设难,充电桩、地方改造。

  第三个,财政难。虽然有高额的补贴,但是落实到每一个车企里面,有一些车企拿到。

  第四个,充电设施的配套基本上是满足不了的实际使用需求。

  第五个,盈利比较困难,当前骗股。说白了没钱赚。

  第六个,协调比较困难,这是影响新能源发展的六个核心要素。

  其次是核心电池部件的六个难点

  第一个,标准不统一,电机的标准,电池的标准是千姿百态的,增加了我们的制造成本。

  第二个,客户的个性定制化。每一个客户动力电池的需求不一样,无论是电量、尺寸、外形结构还是策略。

  第三个,通用性比较差。不同厂家的电池以及同一个厂家不同型号的电池相互的兼容性是比较差的。

  第四个,制造成本比较高。由于部件的不通用性导致一系列成本,采购、生产、加工等等成本比较高。

  第五个,产值利用率比较低,方法、路径是比较困难的。

  第六个,售后维护成本比较高,现在做电池一体化的仪组有300公斤左右,搭载300公斤的车子坏在路上维修是非常困难的。

  针对这些问题,超威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一度电的标准模块,有效的规避了刚刚所提到的六个方面的问题,标准的问题,客户定制开发的问题,以及通用性的问题。

  什么是一度电的模块?

  能量在1000瓦时,电压是48伏,容量21安时,尺寸是230,重量在5.5公斤左右,这是一度电的标准模块。

  为什么会做一个标准模块以及它的由来。

  13个电芯加上通信接口就变成一个电池组。一度电的模块不但可应用于电动汽车,同时可以用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以及智能微电网上。同时,模块的单体系数越低,售后成本越低,可利用价值越高。

  为什么我们选择48伏和21时的模块呢?

  第一个,我们发现市场上75%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平台电压多为48伏,同时它的容量由原先的向高容量20、40、60安时演变。经过电压之后能够满足大部分汽车电池的要求,能够满足大部分汽车电池的电压需求以及容量平台需求,包括智能微电网。

  第二个,超威锂电有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这十年之内,不论从批量化,从技术有一些非常成功的经验。同时,重量5.5公斤,满足携便性。

  为什么会选择48伏、21安时的模块?

  首先是便捷性。

  一度电模块加上保护法变成自行车电动和电动摩托车上方便。

  一度电模块加上单极的采集模块就会变成汽车电池的一度电模块,用在电动汽车上。

  一度电模块加上单体的采集模块,就可以用在智能模块上。

  不同领域电压或容量梯次的变化,从21安时一直到190安时。

  其次是安全性,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目前在市面上比较主流的一,在采集模块里没有办法对单个电池进行监控,只有对整组电池进行监控。如果说我们采取一度电标准模块之后,通过采集芯片可以对单个电池进行监控,同时这里有一个开关。当芯片检测到其中某一个单片电心有异常的时候,不会影响整组电池不能工作,这里有一些形象的描述。这是传统的一些情况。比如说电池,其中有一些电池不能用了,直接会导致整个行驶停止,会带来客户抱怨。

  如果,其中某一块电池坏掉了,直接导致车停在路上不能使用。

  当某一个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隐患的时候就会存在安全的隐患。如果采取单体模块的话,这些问题直接就可以规避掉了,采取GPS远程监控的数据云平台监控。我们通过后台的监控主动的发现问题。情况是一样的。通过被动控制变成主动预防,提前发现某一单体的异常情况来提供服务。

  再次,制造的便利性。

  采用标准化方案的设计,大大的会减少插座。同时我们可以采取规模效益,实行规模化、自动化,大大的提高我们的质量,降低我们的成本。

  第四,售后的便利性。

当我们的电池在不同的情况下和剧烈的情况,现在常规的做法,客户不满意了,有问题了,就通知售后服务人员去现场进行检测。这个检测周期往往是7-30天。我们采取模块化之后,采取GRS、GPS数据监控之后可以实现数据监控提前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之后点对点的对客户进行服务。后台有数据监控,我们会根据后台所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客户给我们的信息就会生产仪组,一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