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7纳米制程,台积电拼足了劲!
在三星的部分,前不久投资巨资购入了 EUV 光刻机,希望在 2017 年开始试产 7 纳米制程,而台积电则是透过 CEO 刘德音表态指出,7 纳米制程的 SRAM 良率已经达 30% 到 40% ,将会是业界首家通过 7 纳米制程认证的半导体公司。至于,过去在 14 纳米制程时代,进度落后三星及台积电的格罗方德,虽放弃自行研发 14 纳米制程技术,改转而选择了三星 14 纳米的 FinFET 制程技术授权。不过,2014 年在收购了 IBM 的晶圆厂业务之后,格罗方德希望急起直追,在 7 纳米制程上拔的头筹。
据了解,格罗方德在收购 IBM 的晶圆厂业务中获得了大量有经验的员工,这对推动新制程研发很有帮助。而且,2015 年 7 月份,格罗方德联合 IBM 、三星及纽约州立大学已经率先推出了 7 纳米制程,使得格罗方德逐渐成为一股在晶圆代工业务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日前格罗方德的CTO,高级副总经理 Gary Patton 表示,他们的 7 纳米制程进展已经积极的缩减了新制程的门槛距离。
Patton 表示,目前格罗方德在纽约州马尔他市的晶圆厂正在量产 14 纳米制程,这为他们开发更先进的工艺奠定了基础。而对于 7 纳米制程,Patton 表示即便没有 EUV 工艺,他们的新制程也能降低晶圆成本。按照 Patton 的预计,格罗方德的 EUV 制程预计会在 2018 年或 2019 年会少量投产,并且于 2020 年正式量产。
台积电之所以成为今天伟大的公司,成功关键就在于人,两年前,台积电为了 10 奈米这非赢不可的一役,而从 24 小时不间断生产,再升级提升为 24 小时不间断研发,因而祭出了夜鹰计画……
一位在台积电工作十多年的研发小主管,先前带领一个小团队做先进製程。他认为,台积电胜出的关键,不在于「夜鹰计画」,而是文化。以下即为他的自述:
台积电之所以快要追上英特尔,主要在于我们的文化。台积电两年前为了研发 10 奈米製程,开始广招「夜鹰」,也就是连 R&D(研发部门)都要三班制的意思。
这也是台积电的强项,台积电的竞争力是靠这种很强大的人力和时间的投资拼出来的,现在是把强项再放大,就是用比人家多做 1.5 倍、2 倍的时间来追赶。
以前每个员工尤其是 R&D,超时工作情况很严重,几年前,董事长喊出一周工时 50 小时的目标,而 R&D 的工作形态很难达到目标,所以夜鹰计画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希望让 R&D 的工时合理化和制度化,但主要还是为了要让 R&D 的部分工作能延续得更顺畅。例如一个人今天已经工作十几小时,很累了,但实验就是还没跑完,怎麽办?所以希望将部分工作交接给大夜班,透过接力来完成工作。
但坦白说,R&D 的工作就是很难交接,运作了一年多,有改善,还是很难解决 R&D 加班情况,因为研发有不同思路、不同逻辑,会设计不同实验,接力的人怎麽知道你白天怎麽做这些实验?在想什麽?是有帮助,但帮助很有限。
而且晚上又没有其他团队能沟通,所以夜鹰都尽量以守成、维持现状为主,研发实验的设计、和製程人员开会沟通等,都只能在白天进行,白天的 R&D 还是重点。
我前阵子遇到一个在英特尔上班的美国人,看著台积电的生意愈来愈好,他就问我,「你觉得台积电和我们最大的差别是什麽?」我开玩笑说,「你们睡觉睡太多了。」这当然是玩笑话,台积电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主要还是文化。
一样在高压的产业,英特尔是在相对放鬆的环境中做高压的工作;但在台湾的台积电,是在很高压的环境做高压的工作,不太可能像英特尔,工程师可以拿著电脑在咖啡厅或在户外工作。现在好一点的是设计了远端监控的系统,可以在家用笔电工作。
但是台积电的工作环境设计得相当封闭,转的速度又很快,所以感觉压力又更大。压力主要又来自公司阶层太多,有时如果是部门经理去和副总开会,副总看完报告认为要补一个资料,部门经理会想,可能还缺什麽才导致资料不足,往下交代经理,经理再交代副理……到后来一名小小工程师就临时要准备好多数字,一句话明天要交,这是很大的压力来源。
所以夜鹰的工作,有很多也是白天会议开完后交办的工作。
我在台积电待了十多年,不久前离开,现在从外面看,会觉得整个台积电做的事真的很有价值;但过去在台积电裡,虽然觉得台积电是非常好的公司,製造和执行力很好,但只感觉都是人力堆出来的。
许多年轻人进来没多久,感觉不太到做事的价值,却要做这麽长工时,花这麽多精力。因为公司人太多了,每个人的工作都被细分到只做一个螺丝钉的某一个部分,真正看到价值的,也许要
- 应用材料公司与格罗方德签署德国晶圆一厂的服务合约(07-15)
- 大咖谈数字音频解决方案,百年电声华人第一次(04-23)
- 掌控时局,看芯片商如何争夺汽车互联市场!(05-02)
- 从1.0到3.0,Hi-Fi颠覆了智能手机行业!(05-21)
- 一位台湾工程师透露,大陆从台湾挖高端IC人才很疯狂(02-23)
- USB Type-C芯片稀缺时代将成过去时(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