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未来智能车载技术七大猜想 惊呼“不可能的任务”

未来智能车载技术七大猜想 惊呼“不可能的任务”

时间:02-13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记得2008年《钢铁侠》上映的时候,笔者对其强大的贾维斯系统异常着迷,这套超逆天的人工智能系统不仅能执行许多繁杂的指令,还能在闲暇之余与男主人公插科打诨,简单的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加强版的霹雳游侠,从此之后,无数科幻大作都衍生出独特的人工智能系统,无论是《光环》中的Cortana系统,还是《孤岛危机》中的SECOND装甲,无不展示着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和对支配机器的向往。

  终于,在苹果"iOS in the Car"的计划下,一款名为CarPlay的车载移动终端使得人机交互变得更加拟人更加生动。其实早在苹果之前,谷歌已经先行联合通用、本田、奥迪、现代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成立谷歌OAA联盟,为的就是在未来车联网领域抢先获得市场经验。只是当苹果加入进来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战争即将打响。而这又会使我们未来的驾驶习惯发生什么改变?生活又会怎样变化?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展望一下,未来汽车世界里那些"不可能的任务"。

  什么是CarPlay?

  CarPlay是苹果研发的一套源于iOS平台的车载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是苹果的语音控制系统Siri,用苹果的话说:CarPlay希望将用户的iOS设备与车上的行车系统、仪表盘无缝融合。CarPlay实际上是苹果向另一领域的拓展,通过Siri的控制,人们能在车中实现各种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行为。CarPlay在未来可能会像App Store、iTunes等数字软件服务一样重要。

  

  顺带说一下谷歌的OAA联盟,谷歌对车载系统的研究不亚于苹果,基本原理与CarPlay相同,加上Gmail,Youtube等大量软件支持为车主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谷歌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也将为未来智能服务提供大量经验,可以想象,未来的汽车服务就像现在的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一样,你争我夺,寸土必争。

  未来汽车生活会怎样呢?可以确认的是目前的一些智能功能比如:打电话、车辆信息确认、开启车门或后备箱等会进一步升级,加入语音控制后,以上功能会变得更为方便,与此同时,发短信,确认邮件、提前热车等功能将会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普及。而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科技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请随着以下待实现或纯扯淡的猜想走近科学……

  猜想一:多媒体云服务

  关键技术:行车记录仪、多媒体播放器

  难度指数:★☆

  

  从最早的收音机、到卡带播放、然后是CD播放、现在发展成为USB、AUX接口播放,未来的多媒体系统应该朝着云服务发展了,您可以在任意终端购买下载的歌曲或软件通过服务器共享,随身携带,非常方便。另外,行车记录仪这样原理简单,功能实用的设备也可以考虑添加到车载系统中,毕竟,无论是成本还是便利性,如果原生系统中的功能越丰富,吸引力也就越大。

  猜想二:LBS车载软件优化

  对应产品:大众点评、实时路况等

  难度指数:★★

  

  其实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人机交互系统可以实现定位服务的功能,比如Gbook,iDriver等。如果加入Siri或其他语音控制程序后,便利性将大幅提升,电脑系统会自动帮您显示目的地路线以及交通流量状况,如果再加入HUD显示功能,将搜索结果或实时路况等目标信息分层显示在挡风玻璃上,通过语音控制程序将信息进行筛选、放大。体验感会更好。

  猜想三:改变车辆物理性能

  关键技术:行车电脑软件等

  难度指数:★★☆

  

  前一阵流行一个名为iBoost的手机软件,连接汽车后,通过高度模拟涡轮增压系统仪表、声效来真实还原涡轮介入时的场景,软件一经推出,大获好评,想来除了其整体软件素质较高之外,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给很多汽车初级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方便的平台,通过软件车主可以自己改变仪表、泄压阀款式来满足改装车的需求。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软件既然能模拟场景,就一定可以连接行车电脑,进行动力升级,只要厂商开放授权,以苹果和谷歌的实力、财力,实现初级的动力升级,底盘微调基本没什么问题,未来的世界里,您想调整气缸的工作状态或者改变悬挂状态只需对着Siri说出您的需求就可以了。当然,这里涉及到安全问题,具体能实现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车企和软件公司根据市场状况决定。

  猜想四:车辆个人定制化

  关键技术:指纹(视网膜、声波)识别、权限登陆等

  难度指数:★★★

  

这里我们说的个人定制化不是像MINI或者宝马品牌在售车时提供的颜色、配置个性化包装,而是通过车内某一配置(比如门把手、一键启动按钮、方向盘等)进行用户身份确认,从而开启车内不同权限的功能。除了能有效的保证驾驶者或乘客的个人隐私之外,在儿童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