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硬件工程师文库 > 无人驾驶技术军备竞赛展开 智能汽车安全吗?

无人驾驶技术军备竞赛展开 智能汽车安全吗?

时间:09-25 来源:钛媒体 点击:

  或许未来,我们会升级到智能自动驾驶,新的技术很酷,但是出现的事故,可能也会更加悲惨。但是,科技趋势不会因此而因噎废食。时代在进步,智能驾驶还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在未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据今日连线杂志报道,特斯拉创始人承诺,特斯拉生产的每辆新车都将配有支持全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而他希望2017年,无人驾驶汽车就能在全美上路。

  所谓的无人驾驶汽车也就是指智能汽车,这种智能汽车是主要依靠汽车内的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器来实现无人驾驶。

  而无人驾驶实际上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车里有"司机"的智能汽车,另一种是汽车完全不受车里人控制的。但无论是那种,无人驾驶都将从根本上重塑城市形态与结构。

  有分析认为,在目前的交通系统中加入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一定会成为交通和科技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智能驾驶在绝大数的情况下,一切都掌控在互联网和计算机之下,才会非常完美。而所有可以被分析被预测或者等待被解决的问题,在系统上线的若干年内,都会被解决。

  不过,虽然智能汽车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智能汽车仍的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智能驾驶慢慢的渗透发展,对社会和个人可能不会造成什么危害,或者说造成什么 "问题"。但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技术会对交通本身以及乘客的安全性提出什么样的挑战性问题呢?

  无人驾驶技术的军备竞赛在巨头间已经展开

  事实上,无人驾驶或者说智能汽车作为一门新型的黑科技,马斯克并非一个人在战斗,包括奥迪、通用、谷歌、苹果以及Uber等世界知名厂商都在努力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以推动人类放弃驾驶汽车,让汽车能够实现自主化。

  相对于特斯拉和谷歌,其他厂商在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时间表方面稍显保守,但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汽车时代正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所有参与这一技术研发的企业,都在拼命地想要走在最前沿。

  谷歌和特斯拉作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前沿开拓者,都在研发智能汽车,但是两家的理念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斯拉的研发理念还停留在辅助驾驶的阶段,需要驾驶员。其计划是通过不断迭代辅助驾驶技术,使之最后升级成为无人驾驶。驾驶员依然拥有完全控制权,可以反制或取消辅助驾驶的行为,完全对智能汽车的安全负责。

  而谷歌的思路却完全不同,做到了完全的无人驾驶,乘客不需要也不能干预车辆的操控。他们把传统汽车除实用性外的一切属性通通抛弃,把车辆彻底变成一种工具,而没有除工具以外的任何乐趣。

  谷歌无人驾驶是一步到位的,基本原则就是不需要人类干预,没有驾照的人也可以单独上车,上车可以看书、睡觉,只是乘客,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也就是说,特斯拉的策略是小幅度研发、改进Autopilot的特性,然后让公众进行测试。

  而谷歌的策略是使其自动驾驶技术尽可能先进,尽可能不同于当前汽车的行驶方式,然后在内部进行测试。目前公众尚不能使用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谷歌也没有在预期的将来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的计划。因此,目前上尚无方法知道谷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哪一个更安全。

  而谷歌和特斯拉的做法,正式目前研究无人驾驶的巨头们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向。就目前来说,把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大众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但这场战争已经打得十分激烈。苹果、谷歌、特斯拉和Uber,这几家硅谷巨头都在积极参战。

  这场竞争不仅打得激烈,而且略带一丝神秘色彩,除了谷歌和特斯拉高调推广宣传他们的技术优势外, Uber和苹果则对此异常低调,鲜少接受报道。

  虽然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一大看的见得趋势,但是,这项新技术在经过前期的发展后,依旧有一些列问题亟待解决。

  行驶过程中的随机性情况,成无人驾驶事故诱因

  对于一个新兴科技来说,无人驾驶汽车有很多优点,比如安全、高效,显然。让驾驶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即便是在高速公路上,他们也可以悠闲的看本书,准备下会议的电子表格,或者开场电话会议,人们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行车时间,说不定还能大幅度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

  但问题是,实际生活中的交通状况太复杂,随机性非常强。而随机性问题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交通事故。

  Google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也承认,他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了12起交通事故,而特斯拉更是出现过无人驾驶致人死亡的严重事故,虽然其他非自动驾驶的受害者负有责任,但这恰恰暴露出无人驾驶在随机性情况的应对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动车行驶的道路跟汽车行驶的道路相比是一个较为简单的交通模型。而且动车的自动化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