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应用设计 > 汽车电子 > μC/OS-II的CAN驱动程序设计

μC/OS-II的CAN驱动程序设计

时间:08-28 来源:电子科技 点击: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于1983年针对汽车应用而开发的,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其通信距离与波特率有关,最大通信距离可达10 km,最大通信波特率可达1 Mbps。CAN总线仲裁采用1l位(CAN2.OA协议)和29位(CAN 2.OB协议)标志,以及非破坏性仲裁总线结构机制,可以确定数据块的优先级,保证在网络节点冲突时最高优先级节点不需要冲突等待。CAN总线上的任何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向网络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次,从而实现各节点之间的自由通信。目前,CAN总线协议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技术比较成熟,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高速网络和低价位多路连线等领域中。

  μC/OS-II是Jean J.Labrosse开发的一种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它实质上是基于优先级的可剥夺型内核,系统中的所有任务都有一个唯一的优先级别,适合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强的场合。本文采用μC/OS-II来设计CAN的驱动程序,以满足系统的实时要求。

  1 CAN节点的硬件设计

  CAN节点是分布在CAN网络中进行相互通信的基本单元,主要由主控制器、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组成。本设计中,节点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在CAN网络中,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是指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CAN节点。

  采用NXP公司的LPC2368作为CAN节点的主控制器。LPC2368是一款基于ARM7TDMI-S内核的RISC处理器,包含2个兼容CAN2.0B规范的CAN控制器。每个CAN控制器拥有双重接收缓冲器和三态发送缓冲器,具有快速的硬件实现的搜索算法,可以支持大量的CAN标识符。

  LPC2368是一款3.3 V器件,虽然其对应的CAN收发器接口引脚能够承受5 V电压,但为了让CAN节点能够更稳定地运行,这里采用TI公司的3.3 V CAN收发器SN65HVD230D与之配合使用。凭借高输入阻抗特性,SN65HVD230D可以在一条总线上支持多达120个CAN节点,并且能够和5V的CAN收发器良好地兼容。本文重点介绍CAN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

  2 CAN驱动程序设计总体思想

  为了使软件可移植性强、易于维护,采用分层的方法编写CAN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分层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双向箭头表示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与CAN驱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单向箭头表示上层软件对下层软件的调用。

  3 CAN设备控制层和CAN接口控制层

  CAN设备控制层的主要任务是:初始化主控制器与CAN控制器之间的连接配置,复位CAN控制器,建立主控制器和CAN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函数。由于LPC2368内部集成了CAN控制器,CPU可以通过内部APB总线接口对CAN控制器的所有寄存器进行访问,所以不再需要编写设备控制驱动层程序,已经完全由硬件实现了。

  CAN接口控制层主要任务是:实现CAN控制器的各种功能,如设置控制模式、发送数据、释放接收缓冲区、配置验收滤波器等。这些操作都是通过读写CAN控制器的内部相关寄存器来实现的。

  CAN控制器初始化程序(在应用层中实现,内部调用的函数也都是在该层中编写的)如下:

  为了使程序更加简洁、可读性更强,可以通过宏定义的形式进行编写。例如:

  #define CAN_MOD_RM()CANlMOD |=1

  CANlMOD是CAN控制器的模式寄存器,最低位置1可使CAN控制器进入复位模式。这种模式下,可以对控制器的所有寄存器进行写操作。其他对CAN控制器内部寄存器的操作可以参照LPC2368的技术手册。

  4 CAN协议层

  从OSI网络模型的角度来看,现场总线网络一般实现了第1层(物理层)、第2层(数据链路层)、第7层(应用层);而CAN现场总线仅仅定义了第1层、第2层,这两层分别由CAN收发器和CAN控制器实现。CAN总线没有规定应用层,本身并不完整,因此需要一个高层协议来定义CAN报文中11/29位标识符、8字节的使用。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上标准的CAN总线高层协议,例如DeviceNet协议和CANopen协议;但是这个协议规范比较复杂,理解和开发难度都比较大,对于一些并不复杂的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网络不太适合。本设计采用国内周立功CAN开发组织根据实际应用制定的简单的CAN应用层协议I-CAN协议,作为软件设计的CAN协议层。ICAN协议中的29位帧标识符定义如表1所列。

CAN总线仲裁是从标识符的最高位(28位)开始逐位进行的。每一个发送器都对发送位的电平与被监控的总线电平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这个单元可以继续发送;如果发送的是"隐性"(逻辑1)电平,而监控到的却为"显性"(逻辑O)电平,那么该单元就失去了仲裁,必须退出发送状态。根据I-CAN源节点编号部分可以看出,节点的地址编号越小,优先级也就越高,在仲裁时能够优先获得总线使用权。在CAN网络系统中,节点越重要,分配的地址编号的优先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