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AI时代的失意人?高通:两大AI实力无可匹敌

AI时代的失意人?高通:两大AI实力无可匹敌

时间:06-24 来源:夸克点评 点击:

有些就是终端侧计算力不够。

引用一句阿里云的Slogan,"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用在高通身上,同样适用。眼前的高通,正朝着无所不在的计算世界--一个庞大的万物互联时代迈进。这一切都会是未来AI时代的核心力量。未来的计算力,确实会呈现分散的局面,会涌现许多玩家。但老实说,在基于芯片形态的计算层面,除了英特尔们在另一端,我们还看不到哪家能整体胜过高通。要意识到,新旧生态的技术层面绝不可能泾渭分明,漠视高通的整体实力、向前兼容的能力、面向AI时代的创新力,不是无知,就是刻意PR。

说说连接力。

要再度强调这一点。上面我说,过去两年,许多企业、业内人士谈AI核心要素,总是有意无意遗漏连接力。
大概可能认为,未来的ICT体系,只是通用基础设施,政府、企业甚至个人购买相关服务就好,用不着单独强调。

但是,ICT虽然是一种基础设施,甚至局部带有公共产品属性,但它也是要市场化企业参与,不是坐等就会生成。没有它的支撑,未来的AI、物联网、云计算等等概念,以及所有的智慧场景,都不可能真正广泛而深入的落地。

而高通,除了计算力,最强大的部分,正在于连接力。甚至,这两个要素在它身上一直两位一体。

过去10多年,高通一直驱动着全球智能手机的变革,借助它的力量,全球几十亿人得以消除数字鸿沟,连接起来。

广域网概念下,高通拥有3G、4G以及日益成熟的5G等连接技术。同时,它还有Wi-Fi、蓝牙等核心技术,这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完整的方案与平台。从3G、4G到目前正在引领的5G,它的连接能力将呈现为新一轮几何级扩充,从过去的人人、人物到未来海量的物与物的连接,甚至人与整个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没有出色的连接力,一些场景可能只是体验不佳,生活受到一些影响,生产出点小事故;而另一些场景,则可能意味着重大灾难,人命关天。譬如现在流行的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高速路上,突然失去了网络支持,很有可能车毁人亡。关键场景,不足1秒的时延差距,都可能出现重大惨烈事故;手术室里的场景更是如此。

目前的AI应用场景很多只是单一要素的比拼,比如蜂拥而上搞了一些智能音箱。当然属于有益的探索,但它确定只是一种过渡形态的产品,还谈不上真正复杂的人工智能。这背后,除了一些场景无法突破政策外,主要是连接力远远不够。我一直这么说,在5G真正大规模商用前,AI不可能在各行各业大规模普及。

高通的优势就在于它拥有垂直一体的连接力。5G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特点是低时延,高通可以实现低时延的条件,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此,网络侧到终端侧的界限,就不像过去那样界限清晰,从而促使不同的垂直领域,可根据商业模式、安全诉求实现个性配置,从而驱动AI实现更强的集约性。

很多人说,5G时代来临,标准统一,高通的地位就会下降,甚至很快被OTT掉了。我们觉得这特夸张。高通5G专利储备很深,绕不过不说,就说统一的5G标准,也不可能将3G、4G时代的积累清零。

何况,这个现实社会,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通达5G阶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有的许多技术要素,在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不同产品中依然会有发挥的余地。高通产品线如此丰富,它仍会是这个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玩家。

而这正是高通的优势。

说说端到端的服务吧。

上面我有意将计算与无线分开,来看高通。它看上去确实是一家无线半导体巨头,一家拥有强大的通信标准技术、连接能力的巨头。

但是,要看到,高通的崛起,一个fabless企业能成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苦头,更多迎合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计算与连接两者结合,形成了远比过去功能机、PC网络更丰富的价值链。

而文章开头部分,我强调过,AI时代,连接与计算更是"两位一体"的概念。高通的优势,正在于这种概念之下,它提供的服务,呈现为端到端的风格,覆盖了从手机到基站、手机到网络端完整的价值链条。

高通确实也在不断强调自己是一家端到端服务公司。这一定位,超越了终端视野的局限,为它的未来创造更大的生态参与机会。

端到端服务绝不只是技术层面的事。很多人可能感受不到它协同整个产业链的开放精神,提前定义未来市场的能力。

想想看,假如高通的3G、4G,只是把玩技术与标准,而不是充分调动终端企业、设备企业、运营商们共同完成一个符合未来趋势、兼容各方利益的融合方案,整个行业会有如今的进展么?

绝不可能。放在5G时代,这种模式对于推动单一标准的形成,防止分裂,具有更大的驱动力价值。

而它对AI的驱动力,除了能在技术层面加快推进外,更能够通过自身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