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决心做要自己的基带芯片,很可能和高通唱对台戏
(图为高通前技术副总裁Esin Terzioglu)
另外,智东西还发现Paul Chang与Xiping Wang两人均于2016年12月从苹果离职,前者加入了skyworks(思佳讯),后者则进入了特斯拉工作。联系到苹果汽车团队造车受挫后的离职潮,苹果的基带芯片研制或许也遭受了打击--基带的研发,并不是一项比造车容易多少的工作。挖来高通的技术副总裁,对于在基带领域缺少积累的苹果来说,将是另一个破局点。
(Paul Chang的领英信息显示,他已于2016年12月从苹果离职)
作为最有希望冲击万亿市值的科技公司,苹果显然希望能将来自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利润分流降到最低,基带理所应当成为下一个突破点。当然,这跟苹果现任CEO库克的管理风格也高度相关--库克素以对供应链的强势把控著称。在库克治下,iOS的封闭生态逻辑正在向iPhone的硬件延伸。当然,由于硬件的实现难度和成本比软件更高,苹果不太可能任何部件都由自己生产。但若不出意外,我们未来将目睹苹果的核心硬件自产率不断上升。
某种意义上,高通只是另一个Imagination或者Dialog。并且,按照苹果对自主研发的狂热,高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四、利益之战
短时间内,苹果将不会从与高通的对抗中获得即时的收益--另起炉灶的成本显然要比点一盘菜更高。但"去高通化"对苹果来说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在7年的时间里,苹果因为没有可用的基带芯片,一直受制于高通,并为后者创造了大量的利润。有网友戏称,苹果完全是用买高通骁龙整颗Soc的价钱买下了其基带芯片。而在2016年,苹果的上升趋势隐隐有触到天花板的势头--大中华区销量首次下滑,iPhone 7的出货量也低于预期10%还多。即便股价仍然蒸蒸日上,但是苹果已经是如芒在背。人们对苹果已经有越来越高的期望,不管是盈利情况,还是产品--刚刚过去的WWDC,因为发布的智能音箱HomePod过于"炒冷饭",苹果股价立马就给出了回应,下跌了1%。
实现基带芯片的自产过后,苹果能够节省大量基带采购费用,也将命运更牢地握在自己手里。从英飞凌转向高通再拥抱英特尔乃至走上自研基带道路,背后都是苹果为了利润而采取的合纵连横策略。
而高通为何与黑莓乃至魅族都达成了和解,却又紧紧盯着苹果不放呢?
首先是因为苹果的体量太大,仍由苹果"耍性子"将使高通遭受更多的损失,并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让其他高通的客户有效仿之意。中韩两国已经相继对高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形势对高通并不理想,再对苹果松口将是另一重挫。
其次苹果挑战的是高通利用"标准必要专利"产生收益的模式,如果由苹果撕开这个口子,将对高通赖以生存的根基产生动摇。这也是为何高通接连对苹果乃至苹果的供应商进行反诉的原因。
另外,按照高通在通信圈的地位,苹果的各种小动作自然是逃不出高通的"法眼"。高通也知道,苹果迟早是要和自己对立的,但这个每年创造30亿美元营收的大客户,为高通带来的利润太可观了。高通2016财年的营收为236亿美元,在苹果完全脱离高通之前,每一笔可以获得的收入都将显著地影响高通的业绩。因此,不惜撕破脸皮,也要依靠专利尽可能多地从苹果取得合法的收益。
这场对战没有优雅的骑士,不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双方从逻辑上讲也都没有什么过错,都是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和更高的利润率,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博弈。最终的结果,也将由法律评定。不过已有舆论认为,这场巨头之战,已经陷入双输局面。
结语
苹果与高通由七年前的合作,走向了如今的对立。商海反复,企业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在此过程中,高通的高额专利费为下游厂商加上了沉重的负担,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而苹果在与高通博弈的过程中,也有强行限制基带性能的做法。而结果最后都将由消费者来承担。
吃瓜群众如今看故事津津有味,却不曾意识到自己其实也身在故事当中,默默地承受着神仙打架带来的影响。
在人们几乎所有的信息活动都在屏幕上完成的时代,通信行业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明里暗里,为了利益,或许还有许多大战要开打。
- 新一代触摸屏可同时接受40处触摸(11-23)
- 最近购买智能机的人群只有1.4%选择Windows Phone(01-20)
- iPhone和iPad大卖 陀螺仪成为2011年消费与移动MEMS领域中的创收大户(03-01)
- 苹果2012年在显示器面板上面的支出将增加,以跟上iPhone和iPad出货量增长(03-12)
- 苹果在平板市场与自己竞争 iPhone4S才是iPad强劲对手(03-12)
- 传苹果新iPhone显示屏4英寸 可视面积扩大30%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