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削减PC布局物联网,英特尔转型很吃力?

削减PC布局物联网,英特尔转型很吃力?

时间:07-23 来源:《财经》杂志 点击:

过去十年,英特尔一直在努力让自己不被挤出新技术市场,如今,英特尔转型努力达到了高潮。

过去五年迅速被智能手机市场边缘化的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看起来已经进入了中年期,但它不打算就这么默默老去。

近日,英特尔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黑科技"和产品向外界宣布英特尔的新一轮转型战略。

科再奇宣称,英特尔要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一家"助力云计算,以及数十亿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

这有可能成为英特尔最著名的转型。成立48年来,英特尔在PC生态链上作为处理器制造商不可替代,并与微软联手垄断了PC行业,这个垄断地位持续了大约20年。但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英特尔无法进入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设备,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设备被边缘化。

为了这次转型,英特尔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尝试和准备。2013年,英特尔推出针对智能手机的移动处理器芯片Broxton和SoFIA,但后二者此后三年籍籍无名,今年5月,英特尔宣布停止这两款智能手机芯片的开发,放弃智能手机市场。

三年间,一并被快速削减的还有PC领域的一些旧有业务和人员。取而代之的是针对各种物联网领域的多层面技术布局和收购。

科再奇领导的这个转型战略的核心之处在于,业务和市场多面出击,结合英特尔在芯片和服务器领域的既有优势,端到端布局IOT、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并释放芯片代工能力;布局思路上更加开放,主动融合最大的竞争对手ARM。

此次转型可说是英特尔彻底走出Wintel时代的标签,也是英特尔重回核心的一个新起点,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像一个巨大的器皿,整合了云计算、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所有技术和应用,这些都离不开具备高计算力的芯片,这也正是英特尔的机会所在。

直面ARM

在移动通信3G和4G漫长十年里,英特尔没有提前预测到智能手机带来的芯片格局转型,进而错失智能手机市场,在后期进入之后也籍籍无名,无法复制PC和服务器芯片领域的辉煌,被移动芯片设计巨头ARM和制造巨头高通联手挤出市场。

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采用ARM架构,从产业地位来看,ARM好比是PC时代的英特尔。不同的是,ARM只开发设计架构,不生产硬件,硬件的设计和具体使用由高通和苹果、三星等完成。

这令外界放大了英特尔的艰难处境和危机。近年来,唱衰英特尔的声音不绝于耳。

事实上,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遭受历史上最大的业绩下滑,在此后数年,英特尔虽然被移动芯片市场边缘化,但它在PC和服务器芯片领域的绝对优势,让它仍能保持缓慢增长,而不是负增长。

也就是说,英特尔的困局在于没有找到明确的未来,而非财务困境。

科再奇设定的新未来,意在摆脱英特尔已经运行了数十年的"巨资研发芯片、大规模高利润出售芯片,再投入巨资研发下一代芯片,再出售"的模式,创造出一个新循环。

8月16日在美国召开的英特尔开发者大会上,科再奇表示,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存储和终端芯片的芯片平台计算力的积累和综合释放,将再次把英特尔带到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开发产品和技术,驱动更多用户需求。

在这次大会上,英特尔一口气发布了多个面向物联网的开发者项目和平台。包括了虚拟现实解决方案Alloy项目、支持无人机的Aero平台、实感技术Intel Euclid开发工具包等。这些开发平台的共同点是集合了英特尔在此前有关VR、AR、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技术。

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刚刚发布或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的平台开发各种不同的智能硬件。

以虚拟现实解决方案Alloy项目为例,区别于目前功能原始单一的VR头盔,Alloy的头戴式设备将计算和传感器直接集成在头盔里,并采用了英特尔实感技术,可在更大空间内实现六个角度的任意移动。

Alloy项目,是英特尔"融合现实"(MR,Merged Reality)战略第一个落地平台。

英特尔公司新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感知计算事业部总经理AchinBhowmik告诉记者,MR是英特尔结合AR和VR技术的新技术平台,"AR和VR各有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与合作伙伴在长期的协作和沟通后,大家觉得需要融合在一起,就有了MR"。

当被问及英特尔MR最大的挑战时,AchinBhowmik认为是技术向具体应用的转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英特尔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处理器制造工艺,在x86架构市场处于绝对领导地位,针对物联网战略,英特尔在技术上的准备无人质疑,是否可以吸引足够多的硬件开发者采用英特尔的各开发平台才是关键。

但PC时代芯片、系统、制造泾渭分明,这使得英特尔缺乏生态基因。而智能手机由ARM架构主导,向智能硬件延伸有天然的延展性。高通的一位前中国区技术主管对记者表示,英特尔抱着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