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中国总裁吴雄昂:多核的核心
ARM中国总裁吴雄昂先生
上周北京ARM技术大会的间隙,一脸倦容的ARM中国总裁吴雄昂走进会议室,开始接受各家专业电子媒体的轮流发问。结合当前移动互联应用的特点,挑选出"真假多核"、"晋级64位"和"软硬通吃"这三个热点话题,和网友一起重温吴雄昂的现场演绎。
细说真假"多核"
提问:从去年开始,nVidia、TI、高通、三星推出自己的多核处理器,这些处理器都率先运用在手机、平板等移动互联设备之中,给硬件制造商们制造了不少宣传卖点;同时,采用ARM Cortex A8架构、但自称"双核"的小米手机也引发众多疑问,被人讥讽为"假双核"代表--我们知道,A8是单核处理器架构。那么,究竟怎么区别真假多核?ARM为顺应多核趋势,会如何规划自己的技术发展路线图?
吴雄昂:所谓多核,里面有很多细分的概念,我们一般是指系统里有超过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的核。放多个核容易,但更重要的是你怎么样从应用软件上来利用多核,如果软件系统没有办法支持多核运行,多核意义就不大。另外,你要做的事情是否是并行处理的?如果是做一个连续性的计算,后面的结果一定要根据前面计算的结果才能往下走,那这种情况下多核对你的帮助非常小。所以,CortexA8和A9的最大区别不是核的数量,而是架构的天然区别。你可以在系统里面放两个A8,从而变成多核;但是像A5、A9、A7这些本来就为多核运算而设计的处理器更考虑到软件的配套问题。因为它们都有SMP(同步多处理器,Synchronous Multi-Processors),这个SMP针对Android做了优化处理,可以针对不同运算量的任务,比如听音乐和上网,自动做负载均衡,合理分配运算任务。一般来讲,双核处理器如果有SMP,那么它的处理能力是单核的1.8到1.9倍(当然达不到完全的两倍),但是放了4个核以后,那我们现在的软件环境就不能保证这个支持力度了,也就是说,四核不是0.9乘以4变成3.6倍,可能最后只有3甚至不到。我认为,多核CPU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是它有没有SMP,有了SMP,操作系统才能自动"认"它,并自动对多核进行任务分配。
ARM刚刚发布了big.LITTLE大小核,意思就是说,系统里面有两个一大一小的CPU。比较形象的说法是,它类似油电混合车,有时候油,有时候电,根据驾驶需求你可以切换电或者油。手机正在成为我们的个人处理终端,未来手机的处理能力需要比现在的PC还要强;可是,如果你一直把那么强的功能打开的话,电池很快就会衰竭了。在我们的大小核架构中,A5或者A9这个小核就可以处理基本的智能手机功能了;A15这个大核专门负责高难度工作。平时,大核实际是关掉的,一旦有高处理性能的要求,比如上网、打3D游戏、处理大型复杂文件的时候,系统就自动切换,打开大核,这个时间可能占整个使用时间的10%都不到,但是必须保证用户需要的时候就能用上。
晋级64位的底气
提问:我看ARM最近也推出64位架构的,现在8位和32位市场增长比较快,ARM选择这个时候推这个架构是什么考虑?未来的发展应用有什么看法?
吴雄昂:长远看,从32位到64位演进,这个事情迟早会发生的,不光是服务器,也包括终端设备这一头。现在,一个普通消费者每天需要至少两个互联网节点:一个是手机,一个是PC。而2025年据Cisco的预测,在物联网的世界里,每个人要有100个以上的互联网节点,这不仅意味方便的生活,也意味巨大的能效挑战。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就要考虑如何抑制功耗:云计算实际上就是用一种智能化的手段最有效的去利用计算资源,让每个人手上的终端设备的能耗尽可能降下来。正是看到了这样的趋势,我们最近推出64位的v8架构,就是为了我们两年以后的Server还有其他产品做一个铺垫--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这个行业里,两年是一个新架构逐步完善自己软硬件系统的一个周期。
除了技术发展的这个大趋势,实际上我们推64位架构,也是在响应ARM生态系统伙伴的要求。他们希望把ARM移动计算的优势,包括功耗,兼容性等等,都延伸到64位时代。ARM在这方面有非常特殊的优势,因为它跟原来的32位兼容,我们原来非常强大的生态系统可以无缝移植到64位。当我们的合作伙伴针对64位添加一些新东西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基本的东西在那里了。这就好比原来刚推出iPad的时候,它很多iPhone的应用直接都能跑,当然,也许分辨率不够好,但是不影响使用,开发者的系统也自然移植过来了,所以很快iPad的应用就非常多。可以告诉大家的一个细节是,我们在做64位架构的第一个核时,本来计划找三四家专为服务器提供软件的厂商合作,但想要来做我们合作伙伴的厂商是我们预计数量的三到四倍,所以,我对于ARM在64位市场的拓展很有信心。
多核 ARM 吴雄昂 big LITTLE 移动互联 相关文章:
- 移动设备纷纷采用多核CPU遭质疑:性能过剩(01-12)
- 移动终端掀“芯”战 硬件大佬投奔多核(01-20)
- 硅光调制器研究的最新进展(03-12)
- 对嵌入系统应用中x86CPU的重新评价 (02-01)
- 多核技术仍然长路漫漫(02-02)
- 多核基准面临大挑战(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