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我看Intel杯嵌入式设计大赛)——“选秀”为选手打开机会之门

(我看Intel杯嵌入式设计大赛)——“选秀”为选手打开机会之门

时间:10-04 来源:与非网 耿介琳 点击:

更多内容:
【我看Intel杯嵌入式设计大赛(三)】-- 比赛落幕行未止,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看Intel杯嵌入式设计大赛(二)】-- 竞赛 为选手打开眼界之窗

作为的特派记者,笔者参加了Intel杯嵌入式邀请赛的颁奖仪式,看到了这个高端竞赛最为辉煌璀璨的那一面。

颁奖仪式之前,与会者首先被安排观摩一等奖作品。展示大厅里,大赛中捧得"英特尔杯"的华南理工队展台,被布置在大厅入口正对面。他们一直在闪光灯的围追之下,四面媒体八方来宾都围绕着这些"明星"。 仪式之中,高潮自然是"英特尔杯"奖杯的颁发。对比06、08两年"捧杯时刻"的照片,场面很相似:获奖选手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之上,被闪光灯和掌声所包围,高高举起晶光璀璨的奖杯。我想在这三名选手的记忆里,历时一年的参赛过程是一次难忘的跋涉,而这一幕一定是一个相当完美的顶峰。




06年西南交通大学代表队

08年华南理工代表队



如果把竞赛选手比作"超女",把大赛比作"校园选秀",并不十分贴切。因为英特尔杯嵌入式邀请赛是一个十分严肃的竞赛。

这个严肃首先体现在立意上。王越院士提到嵌入式大赛的意义,是"嵌入到社会的需要之中"。而社会的需要远不仅是竞赛中产生的技术成果,而是竞赛中培养起来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先锋力量。这些人才在学校里,就像一颗"种子",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这个严肃也体现在评审规则上。评审专家组组长张晓林教授对记者说,专家组会从方案的设计、到实际的开发等各个方面深入考察选手,为的是摸清选手实力的深浅,并且对指导老师的参与程度有一个把握。选手们都笑称,评审老师提问题"很刁","很凶",经常刨根究底,把选手问的满头大汗满脸通红。这也是大赛获得十分高的公信度的原因之一。

理工科的学生们喜欢说"技术实力",只有技术实力很强的"牛人",才能在同学之间赢得尊重;而在这场严肃的大赛中捧杯、得奖,无疑是对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正因为得来不易,这一荣誉才有了份量!

话说回来,其实,大赛的选手和"超女"之间也不乏共同之处。首先,他们通往领奖台的路上,同样经过十分艰苦的实力PK和淘汰;而当他们走上领奖台时,他们就拥有了一个普通同学难以企及的高起点。无需多言,这个高起点给获奖选手带来了接踵而至的机会。

关于比赛过程的艰苦,一位参赛队员的日志中描述道:"从大二起开始接触linux,嵌入式,着手准备比赛;到3月20号开始正式组队,我们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实验室;到最后一个月,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去实验室,中午起床要两盒盒饭,一盒直接吃,一盒放冰箱留着晚上吃,差不多连续一个月通宵整合、调试、修改,作品才终于完成了。"比赛正式开始之后,初赛调试、准备答辩,进入复赛决战一等奖,整个过程可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以说,对于选手们的整个大学生涯,嵌入式设计大赛即便不是主旋律,也一定是主旋律中的一段华彩。

关于机会,竞赛平台"嵌入之星"的提供商--研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在颁奖仪式上的致辞言简意赅、毫无掩饰:欢迎这些人才来公司工作!类似这样的话,来自英特尔公司方面的嘉宾也曾多次提到。每闻此言,台下的获奖选手都会报以羞涩夹杂着骄傲的一笑。这些选手大多已经升入大四,他们都因为这次比赛而获得了保研资格。但是,相关厂商依然是对他们青眼有加,频频抛出红绣球。相形之下,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今年的年景只能用"寒冬"二字形容:受大环境影响,求职就业的搏杀格外惨烈。而对于这些选手,前景依然是一片春暖花开。例如,此次捧得"英特尔杯"的华南理工参赛队,三名选手之中只有一名接受了保研。接受保研的理由自然是"为了在技术上有更深入的钻研和学习"。放弃保研的同学之一已经得到了谷歌的实习机会,另一个同学也对就业充满了信心--他们拥有太多的选择,这是用实力换来的从容和自信。


图片说明:华南理工参赛队作品《基于视觉跟踪技术的残疾人辅助系统》。据称该作品灵感来自于史蒂芬•霍金。作为一名严重残障人士,霍金拥有非同一般的头脑,一直在研究宇宙间最玄奥的课题。他凭籍一台度身打造的计算机来控制自己的行动以及辅助交流。华南理工队的其中一位选手,始终在装置前为大家演示。用眼睛的移动来控制移动的方向;变换菜单,用目光焦点来敲击屏幕上的键盘……系统不受自然眨眼影响,长时间的有意眨眼则相当于鼠标双击。当我问道是不是眼球的运动相当于鼠标的移动,负责解说的周贵斌告诉我,这套系统的操作界面其实类似于一部手机,只不过用眼球代替了拇指。

关于竞赛成果是否可以产品化,使选手的作品得以向下游推送的问题,王越院士回答说,"获奖作品离真正成为一件产品,还有一段距离。这中间还要经过厂商的慧眼识珠,精雕细琢,才有将其应用在产品中的可能性。"的确,获奖作品大多数只提供了一种技术,并指向了一种可能的应用。比如"捧杯"作品《基于视觉跟踪技术的残疾人辅助系统》,是不是该项应用只能造福霍金这样的残疾人?或者,其实它还可以有更宽泛的商业用途和更巨大的市场价值?而西北工业大学参赛队的作品是一项应用于空中加油装置的技术,其作品样式是一个面板上永远保持平衡的小球,这可以说只是一个阐释技术、表达效果的模型,离真正的实际应用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
提到产品化,自然知识产权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竞赛中有选手为申请专利而拒绝公布软件框图的情况发生。组委会专家的回答是,知识产权归学生和学校所有,Intel公司具有优先使用权。目前已知南京大学参赛队的专利已经在申请之中。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