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给电信行业带来的思考
1、引言
对等网络技术(peer to peer,P2P)是最近一段时间除3G(第三代移动通信)、IPTV(IP电视)、FMC(固定移动融合)之外又一个热点话题。P2P技术被美国《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新技术之一,当前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都在积极研究。
P2P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和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并有所应用。但是自从Napster、BT下载以及Skype等应用出现以后,P2P技术逐渐对互联网的网络架构、流量流向、运营模式、价值链等产生影响。P2P给电信行业带来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有必要对此展开讨论。
2、P2P技术与主要问题
2.1 定义及典型应用
从广义上说,P2P应用是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的系统,并具备如下若干特性: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一般来说有下列应用采用P2P技术:
●ICQ、Skype类的即时通信应用。两个或多个用户互相使用文字、语音或视频进行交流。利用P2P技术可以弱化甚至摆脱对服务器的依赖,这样的通信更接近人与人的通信模式。
●海量存储类数据存储应用,如Microsoft提出的Farsite。在网络上将存储对象分散化存放,而不像现在放置在专用服务器,可以减轻服务器负担,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和传输速度。
●Napster、BT类文档交换应用。实现数据和文件共享,使用者可以直接从任意一台安装同类软件的PC下载及上传文件,而不是从服务器上传及下载。用户可以检索、复制共享的文件。软件自动发现最新的文件列表,发布者无需使用其他途径发布。
●Infrasearch、Pointera类数据搜索及查询软件。用来在P2P网中完成信息检索,动态地将当前P2P网络中各个对等点的内容进行收集,并且有效地向用户传递。
●Netbatch(Intel)类协同计算应用。现有实验可连接近1万台PC,利用它们的空闲时间进行协同计算,完成超级计算量的工作(如空间探测、分子生物学计算、芯片设计)。
●Groove类数据或行动协同应用,是基于P2P连接的软件工具,可以建立一个安全的企业级协同工作平台(P2P网),提供供求信息链上的互动信息沟通,如货品目录、库存及发货清单,帮助使用者进行经销渠道维护、客户服务和支持。
●在线游戏类应用。许多双人及多人对弈网络游戏采用P2P技术交换数据。
2.2 P2P带来的主要问题
P2P是有别于当前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技术的一种新技术,应该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但是当前的一些典型应用给电信主管部门和运营商带来了一些麻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P2P类应用吞噬带宽
基于P2P技术的下载应用无限制吞噬带宽,使原本就不堪重负的互联网进一步拥塞。BT、EDonkey等下载工具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互联网运营商的极大恐慌。BT类业务的流量占据了超过40%的网络带宽,影响了其他业务的服务质量,更可怕的是无论运营商如何扩容,带宽似乎永远不够,运营商之间互联带宽加倍后会在短短的几周内被占满。如何应对无限制吞噬带宽的P2P类下载业务,运营商目前面临两难的选择,封堵P2P下载应用还是改变包月收费模式为流量收费?劣化P2P下载应用服务质量还是继续扩容?
(2)P2P类应用难以监管
基于P2P技术的即时通信工具使合法监听难以实施。传统电信网络都具备合法监听的手段。为保障国家安全,通信网络在保障个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前提下,还需要设立合法监听的监听点。基于P2P技术的即时通信工具在业务层没有一个集中的点来建立呼叫或者安排路由,因此不能基于业务控制设置合法监听点。当然P2P技术的即时通信工具所产生的控制流和通信流一般也会依次经过接入设备、汇聚设备、骨干设备、互联设备,再到通信对端的骨干设备、汇聚设备以及接入设备。虽然可以在骨干设备或者互联设备上得到经过该设备的所有数据,但是由于数据量过大,一般很难进行实时的海量分析。因此在基于P2P技术的即时通信中合法监听实施相对困难。此外由于P2P通信由两端计算机直接协商,很容易实现端到端强加密,即使第三方得到通信数据,也很难在较短时间使用较小代价解密。
3、P2P应用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思考
3.1 互联网网络中立问题
用户使用Web浏览时,使用的带宽大概是10 kbit/s以内;使用普通下载业务时,由于服务器性能瓶颈的问题,通常在100 kbit/s左右;当使用P2P下载应用时,一般情况下使用几百kbit/s,甚至有可能几Mbit/s、几十Mbit/s的带宽。电信企业最初针对浏览
P2P 相关文章:
- 3G带宽资源该如何利用(10-03)
- 07年NGN、VOIP、IPTV将引起通信市场雪崩(01-10)
- 骨干网性能监测技术的详细应用解析(01-29)
- 4G的技术演进道路及趋势分析(01-02)
- 黄河振:我国FTTH接入技术选择(01-02)
- 消费者已尝到P2P甜头 不会再走回头路(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