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硬件设计 > 行业新闻动态 > 现象:光伏产业链上演冰火两重天

现象:光伏产业链上演冰火两重天

时间:08-04 来源:新华能源 点击:

从欧美"双反"寒冬到触底反弹,中国光伏企业几经沉浮。今年,在最能体现企业实力的各大行业活动、会展上,有些光伏企业仍旧哭穷,但有些企业开始在举手投足间显露贵气,再有甚者,英利2亿买下巴西世界杯赛场广告牌,汉能太阳能光伏板惊艳植入好莱坞大片《超验骇客》等等,这类"土豪"行径在光伏企业中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光伏这个涉及到上游硅料、硅片环节,中游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的大行业中,在国内市场环境刚刚回暖之际,到底谁在挣钱,谁在亏钱?

2013年光伏遭遇的行业性困境来自传统出口导向型经营模式在欧美两大光伏市场"双反"制裁面前的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频频向光伏企业伸出"父爱"政策援手,加之中国企业家逆境求变的商业精神,中国光伏产业逐渐从光伏组件出口受阻、国内需求不振的泥潭中抽身,转而走上了"内需拉动型"的康庄大道。

国内某知名光伏电站运维公司运维总监杨云表示,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国内电站是拉动板块回暖最主要的推动力。

光伏产业"回暖"已成现实,但产业链各个板块盈利能力却逐渐展露差异,其中,中游组件制造环节因直接受益于电站订单增加,账面普遍飘红;上游硅片制造环节随着技术的进步,亏损情况有所好转;下游电站尚处投资回报初期,但受制于地方配套鼓励政策不到位,电站目前经营情况普遍低于初始设计值。

中游飘红
关键词:并网潮

彭博新闻社近日发布一则重大行业利好消息称,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很多行业研究者对此存疑。相较之下,来自行业一线的多位光伏高管却对此表示,国内出现短期组件短缺确实可信。

2013年8月30日,发改委颁布《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全国三大资源区标杆阶梯电价分别为0.9,0.95,1元/度,光伏电站需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建成且并入电网,才可享受其中最高的1元/度的上网电价政策。这多出来的"一毛钱"对运营周期长达25年的电站来说,是一笔上亿的额外利润。

国内电站项目普遍对政策导向具有较强敏感性,因此在"一毛钱"电价政策的助推下,西部地区在2013年年底出现上百家电站在同一时间上马的并网潮。而在这一"并网潮"的影响下,国内组件厂商在去年年底出货量激增,导致市场在短期内出现组件短缺现象。行业内也因此流传着一则轶闻,称有些企业当时提着上百万现金去半路拦截光伏组件的出货车,组件一车难求。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光伏组件均价上涨7.3%。在2013年年底并网潮及今年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的双重推动下,国内组件厂商普遍在今年对市场作出积极预判,并扩大生产。

这一预判在国内几家主要组件供应商今年上半年财报中有所体现。在8月26日公布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的天合光能亦表示,公司二季度光伏组件出货量与营收额纷纷同比增长,出货量高达943.3MW,环比飙升69.1%,营收额5.19亿美元,净利润1030.4万美元。市场分析,这一波组件出货量高潮均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全球重点市场(尤其中国、美国与日本)需求上扬的驱动。

但业务重心同样偏重中游组件英利却在第二季度延续亏损局面,分析其在第二季度中表现不难发现,高达92.8%的资产负债率是拖累其财务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组件出货量其实是在持续增加的。

基于以上已经得到验证的政策导向市场模型,受本年度新一轮政策及示范项目利好影响,行业预计2014年年底很可能将再现一次电站并网潮,而各大组件厂商对此正翘首以盼,期望迎来又一轮的销售高潮。

上游接近盈亏点
关键词:技术进步

与中游组件生产板块直接受益于国内终端应用市场需求旺盛不同,上游受到下游利好的效应存在滞后,加之我国约有60%份额的多晶硅市场被海外产品占据,因此上游依靠下游带动的模式并不能完全成立。行业内部则多将"回暖"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技术的进步及成本的下降。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多晶硅均价同比上涨29.3%,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去年初的7家增至16家。今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100%。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去年初的7家增至16家,多家骨干电池企业扭亏为盈,部分重点企业实现延续盈利。

上游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光伏应用终端对长线回报率的日益重视,这要求上游企业对于原料采购的标准更为严格,进一步推动了技术指标的提高;另一方面,光伏上游企业在全盛时期依靠产能扩张形成的规模效应来降低成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