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微电子和IC设计 > IC后端设计交流 > 太BUG了,前端设计者,带队搞后端布局,时序收敛得超快~~

太BUG了,前端设计者,带队搞后端布局,时序收敛得超快~~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呵呵,最近公司里一个组的工作效率,把我们后端组震惊了。
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是以后的一种趋势。
主管让我们组做一个项目,主要是存储器硬件系统的后端设计。
我几个人分块,干了1个多月,基本把时序收敛下来了。
前天开始进入跑流程的阶段。
早上,和同事聊天,听说另外一个组,也在做类似的设计,不过,接手1个星期,时序就基本和我们的差不多了。
我大惊马上跑过去求教。
过去,一看,原来那个组的组长,就是那个存储系统的前端设计师。
他带着4个做后端的同事在做布局。
那组长真狠,自己就在用encounter布局。其它几个同事,根据他关心的模块,做区域迭代。
他们组长,一边看着其它几个同事汇报的时序问题,一边改着代码。~
那个牛B,太震撼了。
举个例子:原来我们需到的绕线是因为前端某部件的负载太大,造成了大型BUFF链。
我原来是通过对reg定位,控制逻辑站间距离,对BUFF链负载进行均匀分配,做下来的。(我本来自己觉得挺好,前面还发了篇帖子呢,现在看来,自己见识太少)
他直接把代码重新划分,部件一个拆4个,搞定~还有等等其它的问题,前端干掉,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今天他心情好,给我还讲了好多好多。收获很大,也很震撼
这也让我发现,前端带队搞布局,一路火花带闪电~啥都挡不住。
咱们做后端的,是不是也得往这个方向上靠呢?

主要是精力不够, 要是FE来做BE ,肯定比BE本身做得好,
因为BE完全是凭经验,猜,分析, 而FE对数据流很清楚,

这个很正常,本来就是个金字塔,最下面是架构,接着前端设计,到后端设计时可调的比例已经很小了,effort和improvement的投入产出比也很小了

谢谢小编

懂后端的前端是前端里的牛人
懂前端的后端是后端里的牛人
学无止境

呵呵,看看

IC太复杂了, 前后都通的人太少了,
总体来说, 从后到前难, 从前到后简单,

就是得前后搞啊

呵呵不是前端设计带后端设计。
基本上前端的人必须去参与做综合和静态时序分析
现在公司 完全把综合和时序分析丢给后端,搞得后端做不好,前端一堆程序员,算法翻译师。悲剧的中国

我不感觉很牛x,这只能说明net做的烂,如果一个设计,后端费很大的力气都无法使时序收敛或艰难收敛,这只能证明net存在问题,没有考虑后面的物理实现,相反,前端只要做很小的修改就可以解决后端一个月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后端做了非常规的认为干预,就是前端设计者人员责任或素质的问题,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毫不犹豫要求前端修改优化net。

不考虑后端实现就做架构和前端,不是搞Toy就是扯淡

后端的悲剧生活是由前端造成的.

看来前端后端都得学啊,光会一方面还是不行的啊

要是本来打算在一个wafer上能划个2000个,但由于成本压力,要求划到2500个。不管是前端后端都要协同考虑。在前端搞不定了,后端就要努力。后端再搞不定,前端还得优化,为了成本,本来就是要迭代。特别是消费电子。多划一个,成本少一分。
不存在什么net做得好不好的在于公司能力问题,但作为个人不能仅站后端角度考虑问题。多站站老板角度考虑问题。

呵呵,我告诉你,从2000个到2500个,基本上和前端没有关系,他没有能力从2000变到2500个,除非他的仕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更说明他的设计好烂,取得数的取得,基本上是后端的功劳,这也是为什么后端工程师重要的一个原因,无论是core neck or pad neck,一个好的design是由后端完成的,前端只要保证它的net质量就为止了,那么取得数的提高是由后端fp工程师实现的,与跑p&R的关系也不大,小的design是一个人完成fp->GDS 。没有一个牛x的fp工程师,其他人再牛也没有办法提高取得数。fp不仅仅是画画而已。

我就遇到过很烂的net,前端根本不懂后端,连好多约束都是我给加。无语的折腾了两个月才差不多完!

尽量使chip size缩小,提高取得数,是后端职业道德问题。只为了自己轻松,而不去n次迭代去使chip size尽量小,是一个不道德的后端,不职业的,是自己主动的而不是老板要求一次就做一次

感觉FP对后面的P&R影响确实很大,如何摆放模拟模块以及满足模拟的一些要求,是在fp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的

今天受教了谢谢大家



也可以告诉你,对这方面影响最大的是顶层算法设计的,算法设计的好,可以降低处理复杂度,直接可以大幅降低电路复杂度!再次者是电路结构设计的,也就是做算法到电路实现的,要知道同样功能的电路结构多了去了,就看你的电路设计水平了。什么前端后端,都是些流程的东西,再怎么做能做过全定制呀?

那我告诉你,当一个net p&R切入的时候,你说的那些早已定下来了,什么算法 结构,这时的net离golden net不远了,即使有30%的差别,也都是功能上的差别,伦理规模基本上可以看做不变了。百分之2,3的变化是无所谓的,哥哥.
如果前段的看到取得数不满意,说我改一下算法,提高一下取得数,这也太搞了吧,我吐。

不要以为流程万能的,人控制流程,不是流程控制人。fp是人做的,不是机器做的,机器做的还能用吗?
一个产品首先制定式样,然后算法结构设计,然后综合,验证,当大体差不多了pr进入协同设计,这个时候你的芯片size完全掌握在后端手里。如果你设计是交给外包公司做后端,那么你的net可以修改的次数非常有限,这时还提算法 结构,你要把老板的钱都浪费光了啊,后端外包可是巨贵的。 我不认为前段有多吊,大家只是分工不同,各有优势,

我的意思是对面积影响从整个设计来说,后端的作用是最小的,如果只靠后端能从2000提到2500,我只能说那个2000的就是一坨屎,还好意思叫后端?如果是全定制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人再怎么控制,std cell的那点功夫也没法和full cust的比。

前端再牛逼,没有后端连屎都成不了,对否。如果前端改了一下net,从2000到了2500,那么前端之前的东西就是一堆屎。std cell差别大了。

如果前端只是改net的话,那也就是屎了

小公司怎么玩的我不知道,大公司一般产品仕样 结构都比较成熟,一个系列的产品延续性也很好,基本上net定下来,chip size就大体确定了,做pr之前frontend会根据gate account ,io ip等信息读入对应的lef信息加上一个10%~20%的up,预估一下他期望的size后端,后端可以根据前端的要求确定szie,大家都ok,但是很多时候后端可以去调整size,后的后端会retry size , 几十um的缩小都是很可观的。
设计本身是一个折衷问题,最好的设计永远得不到,要看很多因

做后端的表示压力很大啊

各自站自己角度看问题
老板们希望前端最优,后端最优
完毕,这话题没啥好讨论的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