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研发问答 > 微电子和IC设计 > IC后端设计交流 > 一些关于后端设计的讨论(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一些关于后端设计的讨论(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时间:10-02 整理:3721RD 点击:
从上大学进入eetop直到今天,一直在和论坛一起成长。不得不说从eetop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帮我度过
了很多个不眠之夜,也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但随着自己的成长也多了一些感触和思考,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
特别是最近找工作中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把这些写出来也许更好!
从进入实验室到今天,实际项目做过不少,从一知半解到稍微知晓,再到今天的些许精通着实让我的头发掉了
不少,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的总结,慢慢的坚定了我的一个想法:从技术上来说,后端工作实际上大部分是一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特别是目前国内的IC设计公司,大部分如此。原因个人认为有二:
1.教育上的缺失,
2.核心技术受制余人。
先摆出这两个观点,欢迎大家拍砖讨论!原因慢慢再讲。
教育上的缺失实际上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没有能够履行自己的具体职能导致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不去讨论,专业教育内容
要说一说。不论是做全定制还是办定制,后端设计一定要有具体的专业知识做指导。作为教育背景,一个良好的专业教育
能够为设计者带来很多的启发,为具体设计提供解决的思路。它不一定能够马上告诉你答案,但是可以告诉你怎么样去
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论坛中现在就有一个专贴关于后端的基础知识,但是还不够深入,应该还能够回到更为基础的
的问题上去,比如timing的问题,DFM的问题,DRC的问题其实都可以深入,这些间接的就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告诉我,要完成这个功能,用这个软件改怎么做?”或者“这个工具的这个命令或功能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第二个观点其实与第一个观点紧密相关,两者互相关联。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工作长期处于低等级的状态,等级低的工作
反过来也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因为没有相关的需求驱动教育的改革。低等级这里是指创新性小,换局话说,就是提供什么样的
的工具就做什么样的事情,离开了工具,离开了指导就没法完成。也许这个观点太偏激,不过我真诚希望大家能来讨论,你可以举
例来驳斥,强烈的欢迎。
回到观点2上,目前我们国内没有一家能够拥有全流程工具的公司。华大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不够。同时我还没有
看到目前国内有好的第三方工具的供应商。可惜,因为点工具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工具,大公司其EDA部门的一个主要工作也是开发点
工具,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启示。另一方面,设计长期处于低技术含量阶段也催生不了对于核心技术的追求。普遍落后的工艺节点和
量产规模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比如,办定制中的流程的概念。跳出来想一想,其主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和设计无关,其功能基本上是
当前的工艺特点和成品需求挂钩的,比如:规模、功耗和成品率一直是目前驱动EDA技术发展的核心支柱之一(这个观点大家可以参见
DAC/ACM/CAD等的一些介绍,也欢迎大家拍砖)。全定制和办定制不太一样,实际上,个人认为全定制对于设计者的要求其实很高,但目前的工具和设计方法解放了大部分的脑力工作,因此,作为全定制的纯版图工作要分出去讨论,这不说。(题外话,举个例子,曾面临一个工作:128bit的高速加法器和40bit的高速mac。如果要在0.18实现,各位看官觉得到底是版图重要还是结构重要呢?我的经历是:都重要,版图上的约束和限制影响了加法器结构的选择。但如果是60nm以下呢?如果没有很强烈的设计指标驱动,那么用用design ware的话也许没有那么难如果是买的IP就跳过吧。另一个例子,DDR控制器到底是phy重要还是controller重要?在后端看来似乎都一样,不过要是MTBF要求10万年该怎么设计流程?注意这里是流程了,不单指各个设计了,因为作为一个高指标系统来说,每一个模块都会影响全局指标)。
仔细看看,实际的后端有哪一个是分厂需要后端的殚精竭虑?殚精竭虑的其实是对工具不熟,不知道怎么用!看看这样论坛,如果你是在一个能
买的起技术支持的公司,eetop上本版的帖子估计连三分之一也留不下了。(不过,过去我也是买不起支持的受害者,只是现在好了很多,过去的时光不堪回首)
以上就是一点个人观点,大部分有感而发,思考可能也不够仔细,欢迎大家讨论。

理论基础扎实了,工具的使用没有任何障碍。

刘明

通过自己不断尝试摸索,通过论坛书籍理解试出来的设计方法
大公司系统培训,借鉴成熟的流程,专门的技术支持的人提供support
感受就是土八路和现代化正规军的意思。
有资金实力,有资源最好了;没资源也能搞出东西来,那老板最喜欢了。呵呵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