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智能电网行业投资市场调查
2011年智能电网被正式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据市场调查发现,"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创新和试点应用,在系统总结和评价智能电网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各环节的协调有序快速推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争取在"十三五"前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力争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
企业方面,据市场调研2012年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全面建设阶段的第二年,也是承前启后的一年。国家电网公司以实施"十二五"规划为主线,以试点工程建设取得全面突破为重点,快速、有序、全面地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在柔性直流输电、电动汽车充换储放电站、农网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南方电网研究提出了打造一个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发展战略,并在新能源并网与控制、配电自动化与智能化、大容量储能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方面部署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工作。与此同时,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上海、江苏、广州等地区的智能电网产业布局快速推进,如江苏南京的江宁区成立了国内首个以智能电网自主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关键产品检测为主要内容的科研产业基地,先后引进了愈百家智能电网产业相关企业,初步具备了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网调度各环节上较完整的产品链。随着"十二五"智能电网相关规划的落地实施,智能电网产业将会全面跟进。
发展智能电网的原因
1。发展智能电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市场研究发展智能电网是节能环保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新能源汽车战略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同时智能电网也是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发展智能电网减少对化石能源消耗——节能减排的要求
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消耗总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减少消耗需求;新能源及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减少消耗需求;改善电网运行方式,减少发电装机总量;这些都要求发展智能电网。
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减少消耗需求:实施科学的需求和管理,趋势预测,到2020年,可减少装机1亿KW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装机容量,同时还可节约8000亿元至10000亿元的投资。新的能源资源:到2020年达到抽水蓄能6千万KW;核电9千万KW;风电1。8亿KW;太阳能发电2千万KW;天然气发电2千万KW,非化石能源发电达到6。85亿KW,可代替约7亿吨标煤。
据市场调查,目前电机安装总功率约7。5亿KW,采用智能化技术使其系统运行效率提高10%,则可减少相当于三个多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到2020年,我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8。85亿KW(变压器与发电装机容量比例大于10:1,变压器装机容量约100亿KW),变压器变电损耗占发电总量约10%,通过智能化措施其损耗能降低1%,则节约1。885千万KW装机容量,比三峡地上发电装机容量还大;城市10kV配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年平均载荷率低于30%。2020年智能配电,若6%~8%的峰荷消减,减少的发电容量约为2193万KW。
3。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能源安全的要求
发展智能电网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开辟了新的能源供应和利用的条件,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了能源多元化的能源保障输送渠道。
4。电网自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
市场调研发展智能电网能够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提高能源资源及设备利用效率,促进技术、设备、运行和管理等的创新提升,提高电网运营效率。
其中改善电网运行方式有HVDC技术和FACTS技术,前者是更大容量和更远距离输电的方式,后者能提高输电能力、减轻瓶颈压力。目前线损率6。72%,2020年降低至6。5%,到时特高压传输的容量为3亿KW以上,节约电量达到578亿KWh。在高压、中低压领域可降低线损率的空间更大。
5。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电能消耗供应增长,发展智能电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有效途径;能源资源分布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匹配,发展智能电网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创造条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智能电网为高新技术发展、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创造条件,为公众生产、生活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能。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状况
据市场研究,中国与欧美国家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起点相同,国内很多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很关注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南方电网公司近期也在积极研究智能电网发展问题。2009年2月,华北电网公司智能化电网建设成果——华北电网稳态、动态、暂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及全过程发电控制系统在京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1、我国发展侧重在于输变电、配电、用户三者结合
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电力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我国能源与用电负荷分布的情况以及网售合并的垄断性电力市场决定了我国应侧重长距离输变电的发展,即在时点和力度上都优先发展输电网络,用户侧智能化短期内只需采集用户用电信息。
2、能源分布集中使得我国分布式发电较少
我国的电力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数据分析显示,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水电主要集中在南部,中、西南两地占有我国水电资源的近80%;我国可开发的风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两地;能源的集中使得我国必然进行集中式的大规模发电,全力发展大火电,大水电,大风电。
3、用电负荷相对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仅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地区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43%。用电负荷与西北,西南清洁能源集中地区距离较长的特点使得我国应重点发展长距离、高容量、低损耗的输电骨干网络。
4、网售合并的垄断性电力市场降低了对用户侧智能的要求。
据市场调研,我国的电力市场还未完全开放,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由发改委制定,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两公司垄断电力输配售3个环节,电力市场各环节均处于高度垄断。因此,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电价自由定价,用户不必选择供电商。用户侧智能的要求低于欧美国家,短期内应以电网公司对用电信息的采集监控为主,用户则较少自主参与电力市场。
5、环境差异决定我国应重点发展长距离输电
根据我国自然情况的最主要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大自然区。环境差异及地理环境决定我国建设智能电网应该重点发展长距离输电。
中研普华行业研究机构认为,未来几年内,市场将受益于包括特高压工程建设、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智能电表、储能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智能电网工程的快速建设,而保持持续的景气。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应紧抓机遇,进一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与国家的规划文件进行对接,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 “两会”惠及智能电网和充电桩,半导体厂商忙着抢市场(03-07)
- 智能电网/电表芯片成创新热点(03-21)
- 艾默生参加2011信息技术与智能电网建设峰会(08-26)
- 半导体产业重大趋势:愈加有效率的节能(09-02)
- TI推出最新有线和无线系统解决方案(10-12)
-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支撑智能电网(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