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暴利时代” 多晶硅价格回归“理性”
过去几个月,特别是5月中下旬以来,国内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的统计显示,国内多晶硅现货成交价从4月底的66万元~71万元/吨下跌到6月初的38万元~48万元/吨,跌幅超过30%。与此同时,国际光伏产品报价也一路走低。6月9日,156多晶硅电池片的报价降至3.15美元~4.05美元/片,较5月初下降10%~15%,而其它规格电池片的降价幅度均超过10%,其中156多晶硅晶圆片降幅超过25%。
"眼前迷茫,未来光明。"向日葵董秘杨旺翔对目前行业的解读有一定代表性。在产品价格下跌、利润降低的压力下,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已成为这些企业必然的选择。
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6月上旬,从浙江绍兴的上市公司向日葵了解,该公司募投项目年产100M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已基本建成,若顺利投产,公司产能将从2005年的25MW猛增到450MW。董秘杨旺翔并未对产品价格下跌表示过多的忧虑,他说:"市场迷茫主要是由于去年的高速增长,而今年市场需求趋于平缓,预计总量还会增长15%~40%。就向日葵而言,公司主要的客户群在德国,市场维持稳定。二季度出货量正常,较一季度有一定的增长。"
在局外人看来,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400美元/千克一路下滑到目前最低50美元/千克,跌幅巨大,未来价格走势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多位业内人士却表示,未来多晶硅价格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杨旺翔说:"目前光伏行业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发展。长期来看,随着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长期下调,会呈现电池组件和多晶硅价格双边下跌的趋势。"东方日升[21.991.20%股吧]董秘雪山行也表示,多晶硅价格下跌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多晶硅价格下降将促进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
一位不愿意署名的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目前,硅片的成本约占电池组件成本的66%,光伏发电成本约为1.1元~1.2元/度。如果多晶硅售价能降至30美元/千克,光伏发电成本有望降至0.9元/度。这个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传统能源的发电成本,假设关键设备补助一半,则价格已经低至0.5元,与传统能源发电成本基本持平。
据了解,目前国际多晶硅厂商的生产成本平均为25美元~30美元/千克,国内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平均为40美元~50美元/千克。华泰证券[12.00-0.50%股吧]分析员程鹏表示,技术进步带来的相对成本下降是多晶硅行业的发展核心。未来5年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有望降至20美元/千克以下,这给多晶硅价格的长期下降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待国内市场启动
数据显示,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去年占据全球55%的市场份额,但本土的光伏装机仍较缓慢。截至2010年年底,国内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仅在600MW左右。
不过,情况已经出现变化。近期光伏发电"十二五"规划目标大幅上调,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明确表示,到2015年,国内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将达到10GW,到2020年至少要到50GW。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国内光伏市场的大门或将真正开启。
"只有当光伏的成本和价格下降到政府、社会能够承受的程度,国内市场才会启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成本下降可能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带来转换效率的提高,二是多晶硅价格下降,三是银价、电价、设备等价格下降。
东方日升董秘雪山行预计,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将成为成本下降的重要渠道。"由于技术原因,之前的设备都是以进口为主。随着国内技术的提高,将逐步采购国内的生产设备,价格预计为国外进口设备的一半左右。"
目前我国光伏企业生产的电池和组件绝大部分销往海外。以东方日升为例,2010年度东方日升92%的产品销往境外。公司承建的1.5MW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及0.5MW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虽然为公司未来拓展国内市场打下了基础,但短期内并不具备规模推广的优势。
"我们对国内市场还是充满信心的。"雪山行表示。他比较了国内两种不同的补贴方式后认为,目前国内的补贴是给予厂家的,关键设备补助一半。而国外补贴政策类似"家电下乡",补贴光伏使用者,较容易引起用户的兴趣。
产业链延伸成趋势
当被问及如何选择一家优秀的光伏企业时,安信证券的投行部经理脱口而出:"全产业链的公司"。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很多光伏企业的梦想,也是必须的选择。
向日葵和东方日升2010年度的毛利率分别为21.24%和22.28%,而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分别下降至17.9%和15.1%。据了解,二季度毛利率还有进一步走低的趋势。
在利润下降的压力下,具备较长产业链的企业,容易获得市场更丰厚的利润回报。有数据显示,目前,从多晶硅到组件、硅料到组件、硅片到组件、电池片到组件的毛利率分别为33
- 晶澳开发出新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02-21)
- 中美硅晶涉足上游多晶硅业务(02-21)
- MEMC与三星精密化学合建多晶硅厂(02-18)
- 保利协鑫多晶硅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02-21)
- 多晶硅门槛提高带来集群效应(02-23)
- 多晶硅现货价格攀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