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撑起高校物联网专业的一片蓝天
缘起:互联网上新热点
最近,网络上关于国内高校开办物联网专业的话题逐步热络起来,从今年一月份开始教育部关于新专业申请的加急通知,增加了新能源、电影数字技术、3G通信等40多个 专业,到全国1000余所高校以各种形式展开的新兴专业申报的“千校大战”,再到超过百家高校申请“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智能电网”等 物联网相关专业,最终仅有37家获批;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的一举一动,都被曝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9月19日,国内新浪网等媒体,转载了李好宇等电脑报记者的长篇文章,更是爆出了物联网专业是无师资,无硬件,无教材的三无专业被包装成明日就业明星,更提出目前申请物联网新专业,不过是个高校要钱的噱头”,高校就是为了用物联网专业“圈钱”!
看了这些热闹的媒体场面,我们不禁产生了许多问题和耽心,难道教育部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大力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教育部所以要产业未兴,人才先行,尽快开办物联网专业,这个时机不对头? 还是国家将物联网纳入国家战略体系,推动物联网专业进入高校殿堂的时机太早了?我们目前国内的高科技行业,目前能不能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国产化物联网教学硬件?我们的高校教师对于物联网技术的教学,目前有没有能力开发出高质量的教材,并且对于高校物联网学工作做好准备?
待着这些疑问,我们通过电话,邮件,网络视频等互联网支撑的新闻手段,快速采访了大江南北的一些国内相关企业,高校和国外一些技术专家,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听到了完全不同的声音,我们希望用我们这篇报道,来回答这个聚光灯下大家关心的问题——谁来支撑高校物联网专业的一片蓝天。
物联网专业,高校教育体系的笑迎新挑战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6月,中国第一所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江南大学揭牌,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成立覆盖“传”、“感”、 “网”三方面专业,组建从本科到博士的物联网工程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破解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命题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在无锡,这是江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组建物联网工程学院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江南大学责无旁贷。”校长陈坚这对样对《中国教育报》记者说。
物联网工程学院由原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整合组建而成,具有信息、电子与电气类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学院成立后,在原有13个学科 基础上,围绕物联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调整凝练了传感器与智能芯片、无线数字农业及应用工程、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的储存与监控技术、机器人系 统智能控制、无线射频技术与传感通信等研究方向。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刘飞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江南大学原有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在物联网的架构下进行整合。一方面,体现出典型的多学 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有着丰富的学科内涵,涉及通信、光学、微电子、微机械、控制、计算机、化学、生物等诸多领域,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有 利于知识的集成创新。另一方面,物联网工程本身具有广阔的外延,未来的物联网将广泛应用在电网、制造业、环境、交通、物流、家居、医疗、农业、军事等众多 领域,将呈现广泛感知、海量聚合、智能处理、高效流通、及时调节等特点。物联网工程学院的成立,有利于人才与技术的集聚,可推动物联网工程产业的发展。
如何解决新物联网专业的教材问题,首先,江南大学为物联网学院的基础课程,确定了《物联网技术概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射频识别RFID基础》三门必修课,然后确定了包括物联网主流的嵌入式WIFI,嵌入式蓝牙技术,EPC UHF超高频射频识别, ZIGBEE技术,3G和电信网络等多达10多门物联网专业课程。
江南大学和国内先行高科技企业,2010年6月份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物联网技术概论》等物联网专业的教材和教学用书,目前已经初步完稿,前期教材已经开始准备内部实验教学使用。
组织教材编写的是江大无线传感网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彭力教授和物联网学院的一批骨干教师,他们也将分别承担物《联网技术概论》课堂教学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