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无线通信业界新闻 > 华为国内率先突破5G技术壁垒,资费有望创新低!

华为国内率先突破5G技术壁垒,资费有望创新低!

时间:01-0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CES大会正在紧锣密鼓的召开,英特尔在CES 2017大展上推出了首款5G调制解调芯片,该芯片将被用于汽车、家庭网络,以及移动设备。如今的我们还奔跑在4G时代,而5G时代马上就要来临,可见科技的发展远远要比想象中来的快。

英特尔推出的5G调制解调芯片预计将带来超过5 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4G LTE网络峰值速率的约100倍。未来几年,英特尔表示,新产品将与当前的LTE调制解调芯片配合,使设备同时兼容4G和5G网络。英特尔5G调制解调芯片将被用于汽车、家庭网络,以及移动设备。与此同时英特尔还公布了汽车平台,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5G连接是这一平台的一部分。

而据悉在香港的4G/5G峰会上,高通已经推出了推出业界首个5G modem芯片以及首款商用千兆级LTE芯片X505G。高通骁龙X505G调制解调器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与此相同的是英特尔推出的5G modem也将在2017年下半年启动量产。

华为领军 国内5G技术突破壁垒

我国的5G规划是这样的:2016年准备启动5G的标准研究,预计在2018年第一个版本的标准将完成,然后根据产品的成熟度,在2020年左右确定商业应用的起步时间。

我国的5G技术领头羊是华为,2016年11月16日,华为力推的极化码(Polar Code)拿到短码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要知道我国的通信技术从来都没有走上过世界顶峰,一直都是高通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大部分手机都会选择和高通"合作",给高通交钱。就是因为任何的4G技术都绕不过高通通信技术的专利壁垒,不得不交钱来购买使用权。

当然华为的极化码(Polar Code)目前还没有被写入5G的技术标准中,如果真的被写入标准,那么未来国产机向高通缴纳通信专利费用的时代将成为历史。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算交给华为也比交给高通要好。

5G特点 综合全面

如今5G标准还正在研究当中,具体什么样谁都不了解。英特尔和高通先发5G modem无非是为了给即将来临的5G时代奠定基础,都想在5G时代在通信技术上分一杯羹。那么都再说5G,5G到底是什么?从2G到3G再到4G印象最深的也就是网速上的提升,那么5G呢?

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根据全国多个研发实力机构的描述, "无与伦比的快""人多也不怕""什么都能通信""最佳体验如影随形"是5G网路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其中,"无与伦比的快"是5G技术最凸显的性征。

速度更快 不再拥挤

更快的网速是必然的,网速的提升是通信事业发展的一个明显标志。如果网速没有提升那就不能叫"新一代"通信标准。

也许许多人都还记得这样一个段子:2G可以看苍老师.TXT、3G时代可以看苍老师.jpg、4G时代就能看苍老师.avi了。虽然这条段子幽默诙谐,但却真的能直接反映出网速上的差距。当然其实也不是那么严谨,其实在3G时代就已经能在线看视频。5G时代从大家都在讨论的结果来看,网速应该是4G网速的100倍左右。什么概念,在线看10分钟视频,你的房子就是移动的了,当然前提你得有一套房子。

万物互联 电影场景成为现实

5G时代就真的代表了物联网的时代,以后的鞋子都可能是联网的,实时现实自己位置以及健康状况,科幻电影中的画面可能成为现实。

一张图清楚的表现出了5G时代万物互联的景象,以后的衣食住行可能都离不开互联网,到时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能是一种流行元素,而不是在形容一个人懒。人工智能成为现实,如今很多物联网规划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网络延迟。比如说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瓶颈不再是网络延迟,实时反馈的信息让无人驾驶技术响应更加及时。

设备先进 有望提速减价

现在的4G网速已经非常快了,但是4G资费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5G的网速将更快,抛开物联网这一层面单说资费,那么快的网速是否真的有必要,如果资费不降低还敢用吗?

套餐资费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问题,即便三大运营商在4G资费上执行了新的资费标准,但是依旧比较贵。举个简单的例子,很早以前至少还在2G时代,5元30M的流量套餐就有了,而至今这样的套餐依旧还存在。不说5G时代到来,就现在30M的流量能用几分钟?

网速提升固然重要,但是套餐资费降低更重要。目前的政策正真的痛点并不是网速的问题,而是流量和价格。有消息称未来的5G设备可能耗资更低,意味着以后套餐资费可能更便宜。如果提速不减价,就算是发展到6G、7G时代,套餐用不起又有什么意义?

信号覆盖 新技术普及吃力

虽然通信技术在不断地更新,但是普及速度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有些地方别说4G信号,2G信号都没有,还属于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