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7,中国半导体行业十大趋势预测
在坊间对中国半导体能否持续增长争论不休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中国半导体市场的体量,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潜在机会多多。不论2016年中国半导体增速如何,中国半导体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地位都进一步增强。我认为,2016年,中国的半导体经济规模将超越历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且多元化和波动性增强,其表现更是多维度的。
事实上,当今中国半导体市场是超万亿美元级集合体(2016年前10个月进口量就达到1.3万亿,是石油的2倍之多)。其中兴衰成败,景象各异。中国半导体,有的全球领先,有的留之无益。你的感受直接取决于你所处的半导体领域角色。2016年,晶圆代工是赚钱买卖,内存全产业链基本都在赚钱,而低技术含量的封测厂商可能就是个灰头土脸。你所面对的中国半导体,究竟是如虎添翼还是裹足不前?知道答案并做好预案将直接决定你在2017年的表现。
2017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被世界认可的长期趋势仍将延续,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中国资本的扩张;虽然遭遇阻击不断,但这些都是中国奔向世界半导体舞台的小插曲。在本文中,笔者会一如既往地对最为人熟知的趋势一笔带过,而着重讨论那些我认为更为重要和显著的趋势,那些加速扩张或接近临界点的趋势。
1、国际并购持续,国内现整合潮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规划中的大部分内容大家都不陌生。也许其中唯一的挑战是政府如何以新的官方语言来诠释纲要的要义。为了规避潜在风险,提高公司竞争力,国内半导体企业也会出现一波整合潮。例如今年紫光和武汉新芯的联手,还有北京君正从中国资本手里买下OV的事情会频繁发生。而这些未来可能会更多发生在IC设计公司。
《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
达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目标,单纯靠埋头苦干、自助研发的道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唯一可以迅速达到国家目标的途径可能就是国际并购+自助研发的的长久路线,预估这个路线应该能持续到2025年,但国际并购中资多维度受阻,困难可不是几个企业、几只基金能克服的。
但国际并购一来针对中资的敌意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美、韩、德、日等针对中资半导体都有迹可寻),甚至中国台湾地区对中国资本的进入也是如坐针毡;二来优质标的着实不多,能并购的基本上试探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可能硬骨头了(当然,垃圾肯定存在),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摸清底子、找准路子、迈好步子,就一定能够啃下"硬骨头"(某领导的一次讲话,借用几句),就一定能打赢中国半导体科技攻坚战。
为了规避潜在风险,提高公司竞争力,国内半导体企业也会出现一波整合潮。例如今年紫光和武汉新芯的联手,还有北京君正从中国资本手里买下OV的事情会频繁发生。而这些未来可能会更多发生在IC设计公司。
2、 地方政府盲目跟风,中小企业迎来上市潮
自国家在2014年建立了集成电路基金以来,国内各地都掀起了半导体建设热潮,地方半导体基金也频频见于报端。
现在武汉、南京、北京、上海和合肥等地都建立了集成电路基金,并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投资建设,打造具有地方优势的集成电路企业,完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可以预见的在2017年,中国的地方集成电路投资会持续加热。更多的产业园和半导体基地会出现,政策上的支持,给集成电路创业者带来更大的利好。
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被一些毫无技术背景的企业推上日程,推向市场;盲目追风,看到2016年Fab利润尚可,产能不足;投资还可接受,不计未来的投钱进入6寸、8寸线。这些都是由国际大背景的好不好,不能鼠目寸光。笔者得知,江苏某n年前的6寸产线,某些政府争抢去买。笔者只想说:这就是不拿钱当人民币。
2017年可能会出现半导体企业集中上市的的现象,一些技术不错的企业如江丰电子;一些得到政府支持的企业如东莞气派;某些基金入股谋求获利退出的企业等等。
2017年或可被称为半导体企业上市元年。
3、晶圆代工产能依旧紧张,IC成本将继续上涨
2015年以来,由于指纹识别等的火热,加上集成电路的其他需求的增长,让晶圆代工厂的产能不足现状凸显,尤其进入了2016年,这种现状更加明显。但今年以来,国内增加了许多晶圆代工产线,尤其是占全球大多数的新增12寸晶圆产线,原以为可以缓解这些产能危机,但却没有。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大数
- 是德科技布局中国半导体市场(10-25)
- 中国如何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11-16)
- 2016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走势,揭示即将到来的大变革(12-09)
- 全球半导体行业步入中年危机,对中国来说是转机?(12-15)
- 时隔三年,半导体行业又“活”过来了!(01-11)
- 2016年半导体行业营收出炉,中国涨幅最大(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