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发展的这三年:运营商未来的出来在哪?
自2013年底TDD牌照发放,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三年的时间里,中国4G用户达到6.8亿,三大运营商投资建设了近300万个LTE基站,拉动近万亿的投资。
4G成为了影响通信市场格局的最大变量:抢跑先发优势使得中移动重回一家独大地位,在FDD牌照等待中蹉跎了岁月的电信和联通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联通,在4G摇摆中失去了发展机会。运营商市场上演马太效应的同时,设备商同样在4G时代重划版图。
4G快速发展的这三年同样是智能终端兴起、移动互联网汹涌蓬勃的三年,整个社会更是在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更迭跨域中迎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视角下,竞争已经由单一企业之间转向生态之争。通信围墙打开之后,运营商也将视野更多地放眼围墙之外。
逆袭点在哪
根据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移动携4.8亿4G用户一骑绝尘,在收入以及利润上更是将另外两家甩在后面。中移动占了70%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背后,是政策、企业决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本来就具备资金、渠道以及营销等优势的中移动抓住了时机,抢先布局,行至目前,三家的竞争,已经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
是否这样的态势会持续?是否会有政策层面的不对称管制出台?市场力量推动下是否有暗自生长的力量打破这样的局面?
如果单纯从管道层面的竞争看,在像卖白菜一样卖产品的模式下,移动拥有最多的用户,规模效应、马太效应下,未来移动赢者通吃将会是无悬念。
但这是一个颠覆变化的时代,万物互联更迭,互联网也已经进入了智能阶段。身处其中的运营商也被裹挟到生态里。业内专家表示,从转型互联网的角度,联通、电信的机会反而更大。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用户量过于庞大,要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承担着"被追"的压力。面对转型的风险,中国移动未必有魄力。
相比较互联网行业的开放接入、易衡量快速迭代,电信行业则是封闭网络、复杂协议、非定制化。
而面对越来越个性化需求的用户,习惯了"规模经济"的运营商难免有些手足无措,运营商推出了大量可以快速复制但缺乏市场生命力的产品就是明证。
业内人士表示,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运营商是相对缺乏对"复杂度经济"的理解和实践的。如果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将可能是一个帮助运营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机会。
不同的发展轨迹
从转型以及互联网合作的角度,电信联通这三年来可圈可点:昔日的竞争对手网络共享、终端合作,联通更是牵手了BAT,电信通过平台开放能力广聚合作伙伴。
从这个角度引申开来,三家运营商不同的发展轨迹隐约可寻:中移动最为封闭传统,保住用户保住份额、投资建网;联通最为开放,借力合作伙伴共谋发展;电信则注重转型改革,走技术型路线。而这些面向未来的不同姿势,也是根据三家资源禀赋的不同,所走的差异化的路径。
中移动从老大到老大,在战略思路上提出了开拓传统业务之外的增量,但对于产业链中移动考虑更多的是掌控,是在谈判时增强话语权。"自己做的过程中,能熟悉各个环节,从而增强话语权。"中移动相关人员的话颇具代表性。体现在互联网业务和终端领域,中移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进行运作,连终端都是移动牌自有终端。
运营商自身的体制基因决定了其做产品的失败,飞信等一路走来的路已经证明如此。在AT&T收购时代华纳 、其他运营商与互联网厂商不断深度合作,中移动走在自我的路上。4G三年,中移动最令人深刻的是,一路领先的用户数和日赚3亿的财报数字。
当然作为实力担当,中移动在基础网络、光网络以及,5G研发上不容小觑。当年从中国电信剥离开始,中移动轻装上阵、最具现代管理特质的公司。
中国电信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固网运营商,其在固网ICT领域有深厚积累 ,随着向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变。在移动业务领域也不断追赶,从2013年底移动市场份额第第三不断上升,今年取代中国联通第二位置。这三年,中电信围绕改革和技术的路线也比较清晰:发展新兴业务 ,向智能化转型,基于此种定位之上,再网络上,丰富管道内涵,发展云计算,全国布局数据中心。同时,以平台思路开放电信能力广聚合作伙伴。
相形之下,联通从4G牌照发放前的23%市场份额下滑至如今的15% ,曾经的优势尽失。自从王晓初厘定联通聚焦4G发展战略后,移动用户止跌回升。从谷底走出来的联通尽管财报数字仍然难看,但一系列动作,让员工看到希望,最为突出的是与互联网企业的广泛合作结盟,支持虚商、 牵手BAT乃至曾经的竞争对手。联通最为开放合作的姿态,符合其弱势运营商的市场定位,但也为未来增加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立足当
- 苹果申请三项技术专利,或用于4G iPhone(07-08)
- 华硕发布首款WiMAX笔记本电脑 (03-09)
- 台湾将为LTE部署分配700MHz频带(04-26)
- 网速大幅提升 LTE与3G网速对比实测(05-13)
- 德国4G频谱44亿欧元 当年3G牌照拍出500亿(05-24)
- 中国准4G技术获全球11家主流电信运营商认可(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