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无线通信业界新闻 > 解决物联网续航问题的刚需,无线充电技术为何一直不温不火

解决物联网续航问题的刚需,无线充电技术为何一直不温不火

时间:06-0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物联网将会成为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具革命性的进展,众多的预测机构也都对物联网的前景保持乐观,它们认为:未来几年后联网的设备数量将会达到百亿级别甚至更多。

毫无疑问,以后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将会充满形形色色的联网设备。由此,设备续航能力开始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方便连接电源的设备,例如可穿戴产品、交通工具等等。

相信那些智能手环与手表的使用者对此深有体会。近两年,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因为它将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续航能力的问题。

接下来物联网智库小编就将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的具体情况汇总整理给大家。

1.应用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呈铺天盖地之势来袭,充电已经成为比钻石还硬的刚需。

 

现在有很多公司正致力于通过无线设备让手机时刻保持充电状态。无线充电技术是对能量转换方式的大革新,便携设备无线充电的优势远远不止于摆脱线缆的束缚。然而,从尼古拉?特斯拉首次传输电力至今已经超过100年,但我们依然未能释放能量转换的全部潜力。

2015年无线充电板等发射端设备呈现飙升态势,穿戴式装置是带动2015年无线充电发射端装置出货量成长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接下来几年,可以想象笔记型电脑将开始支援无线充电接收功能,公共场所布建无线充电发送设备的需求将出现快速成长,越来越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线充电技术。

2.现有技术分析

100年前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特斯拉线圈",通过空气传播电力,开启了无线式电力传播的时代。在无线充电技术尚未大面积普及的今天,我们不妨先将它粗暴地分为近场和远场充电两大类。

近场

近场无线传输的方式有很多,如电磁感应、磁共振、电容耦合、磁力耦合等等。前两个应该是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技术。

电磁感应(电感性耦合)

它使用导线线圈之间建立的磁场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当电流流经发送线圈时,它会产生一个磁场,进而在接收线圈中感应出一个电压。线圈耦合得越好,电能传输得就越好。

如应用于手机背部、牙刷底部和充电底座集成线圈,产生磁场,两个线圈的相互作用能够传输电流,从而实现无线充电。

磁共振(共振感应耦合)

这种方法利用共振现象在一定空间内无线传输电能,其原理与电磁感应是相同的。发送器和接收器线圈以相同的频率振荡(或共振),共振感应耦合可使能量以高强度进行传输。

消费领域的主要无线充电标准大多依赖于上述两种方法,不过这项技术的缺陷在于传输距离较短,所以很多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需要较为精确地摆放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才能正常充电,比起有线充电的稳定和用户粘度,它并未在消费者群体中显示出多大的优越性。

近场较为成熟的技术标准主要有:无线充电联盟的Qi、4AWP以及PMA三大标准。

Qi标准的创立者WPC联盟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全球统一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目前有200多家公司提供的800多种产品都支持Qi标准。联盟管理成员包括LG、高通、三星、TI、东芝和Verizon。

Airfuel联盟是个全球性生态系统,是PMA联盟和A4WP联盟合并的结果。这一合并之举加速了未来消费者无论到何处,设备充电将具有互操作性、便利性的愿景实现。组成联盟董事会的公司有AT&T、英特尔、安森美、Powermat、三星和WiTricity。

远距充电系统

相较于近场充电系统,远距充电系统将能量从功率集线器传递至特定设备的方法更为多元,蓝牙、Wi-Fi、超音波和红外线等都曾被试用过。

首先说说Wi-Fi,就在去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已经成功研发了利用WiFi网络给硬件设备充电的技术。这个团队在大约十米的WiFi覆盖距离内给数码相机等设备完成充电,未来可应用于手机充电。据悉,这个团队研发的是一个"WiFi供电系统",这个系统由WiFi接入点(路由器)和定制的充电传感器组成。

这个充电传感器安装在硬件设备上,主要用来接收射频信号(RF)中的电能,然后将射频信号转化为直流电进行充电。除了上述硬件外,该团队还研发了一套软件方案,该方案可让路由器在传输数据的同时为外部设备供电。那么问题来了,用于WiFi传输的数据和充电的信号会不会存在干扰呢?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已经有特定的解决方案来防止两个信号之间的干扰。例如在路由器和传感器上做出相应的优化,两大信号的传输可以互不影响。

而基于射频(RF)的系统如WattUp、Cota,均使用一个或多个天线广播能量并进行通讯。例如,Cota无线充电技术实际上是使用现有的Wi-Fi和蓝牙天线来实现数据通讯和接收无线功率,然后将这些微讯号挹注到电池的充电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