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无线通信业界新闻 > 16MP旋转镜头自动全景拍照 OPPO N3评测

16MP旋转镜头自动全景拍照 OPPO N3评测

时间:11-12 来源:RF技术社区 点击:

今年10月底,OPPO发布了N系列最新款旗舰机型——N3,这款手机在前作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创新元素,像电动旋转镜头、新型VOOC闪充、指纹识别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让我们感受到OPPO强大的研发实力,同时也可看到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今天,笔者有幸拿到OPPO N3进行评测,下面我们就先从配置参数说起。


OPPO N3

OPPO N3正面配备一块5.5英寸1080p级别的高清触控屏,机身顶部采用一颗1600万像素可电动旋转的镜头,此镜头分慢速和快速旋转两种模式。慢速时,能以0.012度进行旋转,快速时,只要用户稍微用力滑动屏幕,摄像头就能来回旋转。此外,该机内部搭载一颗骁龙四核处理器,与2GB RAM+32GB ROM内存组合搭配,整机运行速度十分流畅。系统方面,N3采用ColorOS 2.0.1操作系统。

介绍完OPPO N3的参数配置,您一定很想深入了解该机配备的那颗电动旋转镜头,在测试前,笔者跟大家简单透露一下其工作原理,N3的这颗旋转镜头采用行星齿轮三级传动 机构,配合步进马达,用户只需轻触屏幕即可打开拍照界面,轻轻滑动屏幕,摄像头就会自动旋转,这种设计给消费者带来人性化的使用感受。

说到外观,OPPO N系列独特的设计颠覆了手机圈一直以来枯燥的直板造型,特别是旋转镜头的加入使其可玩性大大增加。


OPPO N3正面

 

OPPO N3采用航空铝材质框架,机身强度得到很大提升。此外,该机正面配备一块5.5英寸LTPS材质触控屏,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ppi达到403,显示效果清晰细腻。除此以外,该屏幕下方的星环呼吸灯采用镂空设计,可全方位无死角消息提醒,让美感与功能兼备。


右侧面


左侧面


卡槽

细节方面,由于OPPO N3采用旋转镜头,所以耳机接口和音量键设计在右侧面,左侧面则是开关键和综合卡槽,从图中可以看到,此卡槽共分两部分,卡1为Micro SIM支持4G,卡2虽然支持Nano SIM和TF卡,但只能二选一。


电动旋转镜头


电动旋转镜头

其它方面,该机顶部的电动旋转镜头不但集合感应器和听筒,而且还内置一颗1600万像素摄像头和双色温闪光灯,可见其内部精湛的做工。


OPPO N3背面

 

另外,OPPO N3的背面还内嵌指纹识别模块,按压式指纹解锁,相对于传统刮擦式来说,识别率高,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机采用VOOC闪充技术,充30分钟即可使电量提升至75%,让出行更加轻松。


屏幕测试


可视角度测试

 

在屏幕分辨率上,该机采用1920×1080像素高清屏,像素密度为403ppi,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屏幕的色彩还原非常真实,给人带来极高的视觉享受。而在可视角度方面,笔者于30°至45°之间在棚灯照射下观看,虽然图片不如正面清晰,但大致轮廓也依稀可辨。

在此次发布会上,OPPO N3的电动旋转镜头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地方,该镜头是如何实现电动旋转?使用寿命可达多久?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处?……等等,下面笔者就带着这些问题,给大家一一解答。

其实,正如前言所说那样,OPPO N3之所以会实现电动旋转,因其采用行星齿轮三级传动机构,配合步进马达,用户只需轻轻滑动屏幕,摄像头就会自动旋转。此外,用户还可通过N3背面的指纹区、O-Click等操控方式实现复杂的角度旋转,从而使电动旋转中的拍照功能表现得更加智能。

至于电动旋转镜头的使用寿命都达多久的问题?OPPO产品经理早给出明确答案"N3的电动马达能承受住25万次旋转测试,并且N3的电动镜头只有在消费者需要归位时才会归为,而不是拍一张照片归位一次。"这样的设置在保障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旋转摄像头使用寿命。

当然,这枚电动旋转镜头的优势就是改变了人们拍摄全景照片时全身而动的拍摄方式,只要拿稳手机把剩下的拍摄步骤交给N3,便可通过电动旋转镜头拍出心仪的全景照片。

此外,OPPO N3通过PI2.0+原画引擎的多帧超采样技术进行计算,可输出6400万像素的高清照片,将超清画质进一步提升,打印巨幅海报不成问题。N3之所以能输出高清照片,和其PI2.0+原画引擎的先进算法及最新的快速对焦马达密不可分。

聊完OPPO N3的电动旋转镜头,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该机的拍照界面,请滚动鼠标往下看。


拍照界面


拍照界面

OPPO N3的初始拍照界面十分简洁,左侧为前后镜头切换、闪光灯和设置菜单,右侧则为相片浏览、拍照键和录像键,当用户轻按拍照键上方的<<<,并向上拖动时,即可看到多种拍摄模式。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