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射频和无线通信 > 无线通信业界新闻 > 中国太赫兹之父刘盛纲:两次受邀为诺贝尔奖提名

中国太赫兹之父刘盛纲:两次受邀为诺贝尔奖提名

时间:03-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这一波段有奇特的特性,吸引了我,我很想研究它。"刘盛纲说,1991年,他去德国参加学术会议,第一次接触这一领域时,就被深深迷住了。"也许有一天,这门技术能应用到老百姓的生活中。比如做食品检测,一个小小的仪器,扫一下,几秒钟时间就能发现食品中是否有毒害物质。"谈到自己从古稀之年开始为之奔走的这一科学技术,刘盛纲充满憧憬。

在向有关部门写信报告的同时,刘盛纲已在电子科技大学率先开设太赫兹研究中心。2001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一职卸任后,他更是亲自加入研究。当时,太赫兹研究中心在学校只是一个科以下级别的单位,他跟学生开玩笑说:"我原本是校长,现在是股长,但我不计较,大家都不计较,我们只搞研究,做工作。"彼时,美国、日本等国的相关研究也刚刚起步。

2005年,日本宣布将太赫兹技术列为"国家支柱十大重点战略目标"之首,举全国之力进行研发。受国家多个部门委托,刘盛纲在北京主持召开第270次香山科学会议,终于确定了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在此后的时间里,年过古稀的刘盛纲始终坚持在实验室第一线,亲自进行公式推导,亲自撰写论文。2012年,刘盛纲年近八旬,他在世界顶尖物理杂志《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论文,公开自己的新发现。在论文尚未公开发表前,美国《自然》杂志就对其进行专版评论。

如今,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研究中心已是四川省的重点实验室。刘盛纲本人更是被国际太赫兹领域的专家称为"国际太赫兹先驱"和"中国太赫兹之父"。至今,他仍奔走在实验室一线和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上。

治学严谨

两次受邀为诺奖提名

2000年,一封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的邀请函,送到了电子科技大学,收信人是刘盛纲。

邀请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专家们和秘书手写签名的,特邀刘盛纲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推荐名额不得超过3人。收到这封信后,刘盛纲很诧异,但他最终没有回信,因为他实在无法在自己的领域内找到合适的科学家人选。

第二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再度来函。盛情难却的刘盛纲左右为难,但一番慎重思考后,还是回信放弃推荐,称在中国物理电子领域还没有合适人选。

"我要提名的话,肯定是提名中国的科学家。但是,即使(现在)10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没有感觉到,或者发现我们国家在应用物理,特别是在物理电子学这个领域里面,有任何人能够作出符合诺贝尔奖标准的(成就)。"刘盛纲说。

对刘盛纲来说,虽然获得了包括诺贝尔奖提名人、陈嘉庚信息科学奖、英国皇家巴顿奖在内的诸多荣誉,但他最看重的,是1980年被评选为学部委员(即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那一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民主评选新的学部委员,刘盛纲才47岁。知道被评选为学部委员,刘盛纲还是通过报纸才知道的。名单公布当天,他和大儿子刘朝宇在学校散步,刘朝宇提醒他报上有他的名字。他去看,才发现自己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且是中科院最年轻的学部委员之一。

"选上时自己不知道,材料表格谁帮我填的,一概不知道。非常严格地被选上,自己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我很高兴。心里头非常欣慰,从来没想到要有什么其他事情,什么房子、待遇、地位,从来没想到。老朋友见面就握个手表示祝贺,就这样。"说到这里的时候,刘盛纲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沉入了美好的回忆。

和对待荣誉的态度一样,虽然曾有过校长、政协委员、各种协会会长等头衔,但在刘盛纲的名片上,他只列出院士、教授等不多的几个头衔。"美国的杰弗逊,在自己起草的墓碑碑文上给自己的头衔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创校人。他还是总统,但他不看重那个。我也一样,我最看重的是自己的教授头衔。"刘盛纲说。

桃李满园

首先倡导和发起

研究生授位仪式

对刘盛纲的学生们来说,他就是个点子很多,又有点严格的老人。作为全国首批工学博士生导师及理科博士生导师,在5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刘盛纲培养了2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除了平时的指导,学生的论文投出去前,他都要亲自看,亲自推导,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只要是为学生好,刘盛纲从来不怕麻烦。上世纪80年代,刘盛纲认识钱学森后,写信请钱老为自己的第一个博士生王俊毅评阅博士研究论文。刘盛纲也是严厉的,即使在外出差,他也会通过网络听取学生的课题进展汇报,对工作松散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

对学生,刘盛纲最大的要求是学风严谨,不能急功近利。这一要求,最早来自列别捷夫。刘盛纲说,他师从列别捷夫为其担纲翻译时,拿到的讲义从来没有涂改,十分整洁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