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彩手机成都关店一半
后,量走得没那么快了,开店利润很低,有些甚至亏本经营。
记者发现,正在营业的尼彩手机工厂店里,超过一半都存在售卖其他品牌手机的情况,只不过有些店直接摆在柜台里,有些店则将其他手机藏在柜台下面的抽屉里,顾客询问时才会拿出来让他们挑选。
遭遇双面夹击 尼彩价格优势不再
尼彩走红的第一杀手锏是超低价。虽然"每部手机只赚10元"早被业内人士指责为"炒作噱头",但靠着低价和其他一系列营销手段,尼彩手机在一年多时间迅速抢占全国低端手机市场。然而,两年过去,"价格战"威风不再。
三大运营商杀入低端智能机市场
首先,各大移动运营商杀入低价手机市场,同样价格也可以买到移动、联通、电信的定制机。
记者走访发现,在川内手机卖场和运营商营业厅,各种低端智能手机摆满了柜台。
三大运营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低端定制手机。如中国移动就推出了多款定制智能手机,合约售价从488元到699元不等。中国电信也推出了多款定制智能机,双卡双待的3G智能手机售价最低在500元内。中国联通(3.24, 0.00, 0.00%)由于制式优势,低端智能手机品牌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运营商销售的低端智能机不但售价便宜,而且可以参加各种"0元购机"活动,缴纳话费就可以拿走手机,这种销售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尼彩的智能机,价位和几大运营商的低端定机制形成直接的竞争态势。加之在购机政策、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等方面,尼彩手机无法与运营商匹敌。
同时,尼彩还面临诸多山寨手机的冲击。2011年大量山寨机厂商转战智能机领域,拉低了智能手机的进入门槛。如今,和尼彩手机同样价位的智能手机,在市场上比比皆是,比如最近成都市场热销的诺亚信、海旭、宝捷讯等,3.5寸屏幕的299元就可以买到。在太升南路赛格广场的2-4楼,各种品牌、配置的低价智能手机扎堆,有些"清货价"甚至在百元左右,这让尼彩的"低价策略"受到巨大冲击。
以"价格战"成名的尼彩手机,在价格上失去了优势,盛极而衰似乎顺理成章。
广告轰炸扩张迅速带来诸多管理难题
尼彩模式走红的第二杀招是"广告轰炸"。
尼彩手机的创始人卢洪波和蒋德才,都曾有医药保健品营销的经历。尼彩CEO卢洪波并不讳言尼彩的"保健品营销"思路。2011年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卢洪波就直言,要"像卖保健品那样卖手机"。在他看来,尼彩的重点不是制造,而是运用保健品行业的经验,以惊人的广告投放和开店速度,来快速卖掉手机。
大范围的地毯式广告的营销,让"尼彩手机"几个字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创办之初,尼彩手机在全国2011年6月份电子电脑类报刊广告投放榜上名列第一,广告投放额度甚至超过了联想和戴尔。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和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显示,2011年、2012年,尼彩手机在全国报纸广告投放总额均超过2亿元,2012年的广告投放增长27%,总额在所有品牌中占据第20位,不仅超越三星、苹果、诺基亚,成为手机领域当仁不让的"广告王"。对于这一监测结果,央视市场研究媒介智讯的相关负责人也大呼"没有想到"。
靠着持续广告轰炸,明星代言等策略,"尼彩"一夜之间就达到了"家喻户晓"的效果。但迅速攀升的工厂店数量和手机销量,也让尼彩的管理、物流、售后等环节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专家观点质量不过硬售后成本居高不下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营销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宝龙认为,尼彩模式以低价吸引眼球,使得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从实际情况看,尼彩手机的质量和大品牌有差距,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投诉,容易形成口碑传播,当更多的消费者发现,购买尼彩手机并没有得到广告中的那种价值时,这种营销模式就是不可持续的。
马宝龙认为,保健品卖出去就可以了,如果不存在负面效果,保健品几乎不存在售后服务的问题。但手机消费者天天放在手上把玩,如果质量不过硬,前期销售量走得大,也决定了后期售后成本居高不下。售后问题累积多了,不仅影响品牌声誉,而且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解决。长此以往,这个模式能否持久就是一个问题。
在中国家电、酒类以及保健品行业,这类大规模投放广告迅速占领市场的营销手法屡见不鲜,但也曾有大批企业在昙花一现的成功之后消失无踪。
- 英特尔成都再增资7500万美元 总投资达6亿美元(10-19)
- 2013安捷伦测试测量大会成都站(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