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全IP移动网核心网热点问题

全IP移动网核心网热点问题

时间:07-11 来源:中国联通网站 点击:

有考虑两者之间巨大的设计理念差异和Internet在设计上的固有缺陷。既然要将IP技术用于电信网,就不能不考虑电信网的特点、电信网的要求以及电信网的商业目的,就不能不对Internet与电信网的设计理念进行深入研究。考虑电信网的设计理念,以此来改造IP网,使之成为真正能用于电信目的的IP网,将是下一代电信网的方向。因此,全IP移动网的核心网将必定是IP网,而且是集Internet与电信网优点于一身的IP电信网。

3、关于业务网的设计问题

在3GPP和3GPP2中已经明确定义了多媒体多业务通信业务平台,这就是目前进展得热火朝天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IMS是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多业务通信业务平台,离实用尚有距离,比较适合终端是手机那样的小屏幕设备的业务系统[1,2]。

全IP移动网显然并不局限于2G、3G等移动网,而是更为宽泛的移动网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网和固定网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它们终将走向融合。从业务网的角度考虑,两者的差别将会是接入速率的高低(无线接入受频率资源的限制)和终端显示屏的大小。一般地说,移动网中业务系统的复杂性实际上是要大大低于固定网中业务系统的复杂度,移动网的业务系统与固定网的业务系统往往很难融合。尽管这么说,两者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移动网与固定网业务的基本设计原则相同。

全IP移动网的特点之一是业务网与承载网相分离,是一种单一业务承载网、多业务网的体系结构。业务网节点设备与业务承载网设备不仅在逻辑上是分离的而且在物理上也是相互独立的。业务网和业务承载网分别设计,可以加速业务的开发速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对一个商用的移动电信网来说,业务网和业务承载网完全分离则是不行的,这是由商业特征所决定的。建立业务网与业务承载网完全分离模型的业务网,很难实现可赢利的商业模型。Internet是业务网与业务承载网完全分离的典型,业务承载网(即IP网)的运营者(即ISP)和业务网的运营者(即ICP)是彻底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在这种体系架构下,难以赢利,Internet的商业模型是失败的商业模型,这个观点已为业内人士广泛接受,并已列入Internet最大的问题之一。因此在下一代网的设计中,应避免重复这类问题。可以说业务网和业务承载网完全分离将不是下一代网的模型,在下一代网中,业务网和业务承载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业务网要了解业务承载网的资源分配和使用情况,业务承载网要能感知业务网的资源需求,这个要求将导致下一代电信网整个体系结构的变化,将反映到全IP移动网中去。

全IP移动网的特点之二是分组技术带来的多虚电路技术。电路交换网中一条物理链路对应一条连接,分组交换网中一条物理链路则对应多条连接(虚连接),这是一个巨大的区别,特别反映在终端处。在电路交换网的环境下,一个终端与电路交换网只能有一条连接,因而在同一时刻(同一次呼叫中)终端只能做一件事,如果在同一次呼叫中终端要做多件事,就必须借助于业务网中其他设备(如接入点设备);业务网和业务承载网是不分离的,网络的体系结构必然是层次结构,媒体流与信令流逐层汇聚,这两点是基于电路交换网的业务网的设计特点。

在分组交换网的环境下,一个终端与分组交换网可有多条连接,因而在同一时刻终端可以做多件事,无需借助于业务网中其他设备;业务网和业务承载网是分离的,业务网中的媒体流与信令流不需要逐层汇聚,是一种平面结构(业务网设备间的信任关系和地址解析等则要求层次结构),这两点是基于分组交换网的业务网的设计特点。这是这两个业务网的区别,这些差异导致基于电路交换网和基于分组交换网的业务网设计上的不同。

4、结束语

下一代网中移动网与固定网将要走向融合,广义的全IP移动网将很可能就是下一代电信网。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核心承载网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业务网的设计也处于探索阶段,推出的技术有待于验证。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太多的问题有待于研究,可以说现在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解决好相关问题将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