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EDA网,见证研发工程师的成长!
首页 > 通信和网络 > 通信网络技术文库 > 全IP移动网核心网热点问题

全IP移动网核心网热点问题

时间:07-11 来源:中国联通网站 点击:

在全IP|0">IP移动网的核心网方面,文章认为:由于采用了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简化了信令,克服了节点设备复杂化以及与传送网技术的发展相匹配,IP网将是全IP移动网的核心网。在全IP移动网的业务网方面,文章认为:因为电路交换网与分组交换网网络特性的差别,全IP移动网的业务网设计应当有别于目前简单的映射电路交换网的业务网设计,应该符合分组交换网网络特性,因此,从商业模型出发,对业务网与承载网相分离的说法需要重新审视。

1、关于网络融合问题

移动网与固定网的融合是技术发展和商业运作共同驱动的必然结果。要实现两者的融合首先要研究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说,移动网与固定网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移动性上有差异。固定网中的终端设备是固定的,而移动网中的终端设备是可以移动的,特别是移动终端可以在工作中移动,在移动中工作。其次是接入技术不同。固定网的终端是通过固定线缆接入到通信网中,由于线缆的固定性以及用户身份等数据的确定性,因而终端一般也不具有移动性;移动网的终端一般是靠无线链路接入的,由于无线链路的非固定性,造成以无线链路接入的终端的天然移动性。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相互融合,情况发生了变化。固定网的终端也不是不能移动,它也开始具有一定的移动功能。比如说,一个笔记本电脑,人们用它在办公室可以工作(上网),拿回家中也可以用它工作(上网),在北京可以上网,带到上海也可以上网,这就是被称为"漫游"的技术,有了漫游技术使得固定终端也具备移动的能力。

当然,这种移动性和移动网中的终端的移动性有很大区别。在固定网中的终端是工作时不移动,移动时不工作,而移动网的终端可以边移动边工作。无线局域网(WLAN)的发展使得这个界限变得更模糊了,一般认为WLAN是固定网的延伸,在WLAN的支持下,固定终端也可以边移动边工作。将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网与固定网的界限会更加模糊化,两者将更进一步走向融合,最终两者的差异将仅体现在接入手段和接入方法上。

更进一步研究,从融合的角度来考虑,可以把移动看作是一种业务,一种是由若干逻辑功能实体组合提供的业务。任何其他业务网若希望具有移动性,只要在原有基本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提供移动能力的逻辑功能实体,该业务即可具有移动性。一般来说,一个移动业务系统可以看成是无线接入加上基本业务系统和提供移动能力的逻辑功能实体组合而成的复合业务,如移动电话业务系统等于无线接入加电话业务逻辑功能实体加提供移动能力的逻辑功能实体,即将支持电话业务的逻辑功能实体和支持移动业务的逻辑功能实体组合起来。终端利用无线接入技术接入系统即构成移动电话业务系统。如果从这个概念出发,移动网和固定网的融合就很好理解,融合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移动业务的实现可以由3个逻辑功能实体组成,即注册地逻辑功能实体、访问地逻辑功能实体和论证与鉴权逻辑功能实体。如其承载网是分组网且无须考虑计费的区分(如不考虑漫游费,访问地费用不分成等),移动业务的实现则可以由两个逻辑功能实体来组成,即注册地逻辑功能实体和论证与鉴权逻辑功能实体组成。移动功能可以在任何一个层面实现,如要在网络层实现移动性,只要将上述逻辑功能实体与网络层设备关联起来,网络层就具有了移动性。目前由IETF提出的移动IP(MobileIP)就是一种网络层的移动技术。如要在应用层实现移动性,只要将上述逻辑功能实体与应用层设备关联起来,应用层就具有了移动性。目前移动会话启动协议(SIP)应用系统、移动H.323应用系统就是属于应用层的移动技术。

移动功能固然可以在任何一个层面实现,但其效果和用途是不同的。移动功能的实现,移动鉴权、计费的实现与商业模型密切相关。因此在什么层面上实现移动,完全取决与商业模型的选择,如商业模型是期望收取网络接入费,就需要在网络接入层进行鉴权与计费,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应放在网络层;如商业模型是不仅要收取网络接入费,而且还期望收取业务费,就需要按业务进行鉴权与计费,则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应放在应用层。更一般地说,对采用"粗放"的收费模式(打包收费或包月收费)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可放在网络层实现;对要分门别类,按用户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收取不同的费用的精细收费的商业模型,支持移动的逻辑功能实体则应放在应用层实现。

不论是网络层实现移动还是应用层实现移动,非实时业务均以三角路由(通信过程均经由注册地转发)为好,因为可以保持数据通信的连续性;对于

Copyright © 2017-2020 微波EDA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