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之解决方案
使网络的扩展超越桌面电脑
在今日的业务环境中,企业局域网在提供企业资源规划应用程序、公司内部网和电子邮件等关键资源的服务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和手持设备的广泛使用,公司员工的流动性也大为提高,而剩下的唯一制约就是线缆。
本站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解决了现代网络急需解决的这个问题。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您需要,便可提供简单可靠的连接。其结果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不间断访问,进而增强通信和合作,改进决策制定过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利用世界网络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用户可以最高11Mbps的速度发送和接收信息,比过去的无线局域网快5倍。本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还可以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相结合,可以很容易地为您的网络增加无线局域网的能力并降低总成本。
没有线缆,却有可靠的普通以太网的性能
本站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与传统以太网相媲美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每个无线访问节点可在半径为300英尺(100米)的最大覆盖范围内同时为多达63个用户提供服务。(实际覆盖范围取决于所处特定建筑的无线电环境。)
利用本站的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用户能够以高达11Mbps的速率发送和接收信息,为今天对带宽要求极高的应用提供必要的通信量和高性能。其结果是,通过对因特网/内部网数据、合作与决策支持工具和电子邮件的无限制的即时访问,提高了公司的效率--所有这些既无线又'无忧'。
为了确保可靠的连接,本站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支持动态速率转换和自动负载均衡。动态速率转换可调整无线连接速度以补偿无线电频率干扰,而自动负载均衡可作用于多重Access Point之间的无线通信,以优化网络性能。这两种特性可确保多个用户能够以尽可能高的速率访问网络服务。
利用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在无线网络的访问节点之间作无缝漫游--无论这种网络是配置在会议室、多层建筑还是通过多重IP子网配置在整个公司园区。该方案支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使笔记本用户在子网之间移动时,能够自动获得新的IP地址,而用户只需简单地悬置和重新恢复笔记本电脑的操作。对于完全无缝的跨子网漫游(例如,在建筑物之间或公司园区),可提供'扩展漫游'功能,该功能允许无线访问节点与另一个与用户位置相关的Access Point进行通信,以确保无论用户在什么位置,数据传输都能送达。
易于安装和配置
与使用时一样,无线局域网的安装、配置和管理也非常简单易行。只需三个基本硬件,便可在现有的以太网上增加无线网络功能。与有线网络连接的Access Point,可为使用台式机用USB网卡(或PCI网卡)的无线桌面电脑系统和使用PC卡的移动电脑系统提供无线接口。
杰出的可管理性
当无线局域网安装完毕,客户便可充分利用的许多管理工具和选项。例如,Wirless LAN Access Point支持行业标准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网络管理器能够选择任何与SNMP标准兼容的网络管理工具来监视和管理网络活动的多样性及无线电频率的变化。
支持IEEE无线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在11Mbps、5.5Mbps、2Mbps和1Mbps速率上,符合IEEE802.11和IEEE802.11b标准。同时,在1Mbps和2Mbps速率上,还向下兼容原来的802.11DS标准。 产品通过Wi-Fi认证,以确保多厂商产品的互用性。您可以在办公室、饭店甚至家中与任何经过Wi-Fi验证的产品一起使用。这些产品可适应未来的发展,相信在未来几年中Wi-Fi网络在商业和公共领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极高的安全性
取消线缆并不意味取消对安全的需要。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可提供多层次安全保障,包括支持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清单、领域鉴定和频谱信号发送。
组网模式
Infrastructure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数张无线网络卡(USB,PCI或PCMCIA接口)及一台无线网桥(AP),通过AP实现无线网络内部及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之间的互通 。
Ad-Hoc模式
数张无线网卡(USB,PCI或PCMCIA接口)可以自成网络,无需AP,组成一种临时性的松散的网络组织方式,实现点对点与点对多点连接。不过这种方式就不能连接外部网络。
当采用室外无线网桥进行连接时,网络方式如下图所示:
无线局域网传输有效距离
有效作用距离 | 11Mbps | 5.5Mbps | 2Mbps | 1Mps |
开放式办公环境 | 160米 | 270米 | 400米 | 550米 |
半开放式办公环境 | 50米 | 70米 | 90米 | 115米 |
- 超宽带无线技术(09-07)
- 基于88E6218的SOHO网络开发平台设计(09-20)
- GPRS无线DDN系统与应用(01-06)
- 解密未来通信:融合与统一——纵观第七届中国网络大会(01-05)
- PHS系统无线设备入网测试方法研究(01-09)
- 中国电信行业信息化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