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环境测试和覆盖测试的实际应用初探
在3.72公里的盲区。
测试表明陆上中转台天线架设会影响覆盖测试距离,平原地区覆盖区域明显比山区要大,车载台通信比手持台要好。
消除盲区的方法:适当升高邓家口陆上中转台天线高度以增大该台的覆盖范围,即可消除"盲区"。
(2)黄石覆盖测试
图3 黄石覆盖测试情况
注:圆弧内为陆上中转台覆盖区域,两圆弧之间的区域为盲区。
进入黄石市区,山地起伏,群山环绕,翠湖星罗棋布,加上中转台所在地楼房较矮,周围被新修的高楼半包围,不远处有较高的山峦遮挡,因此车载台上游覆盖测试直线距离不到21公里,下游手持台覆盖测试直线距离不到18公里。
由图3可见,武汉和黄石之间相距约100公里,武汉陆上中转台由于架设地点理想,天线高度较高,覆盖已达到极限情况。黄石陆上中转台受地理环境影响,天线架设高度不够,导致覆盖范围明显偏小。
建议在黄石市区沿江往武汉方向选择一较高站址,适当加高陆上中转台天线高度,提高黄石陆上中转台的覆盖范围,减小武汉和黄石两个陆上中转台之间的盲区。
完善测试报告
测试完成后,能否及时完成数据整理,计算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形成规范的测试报告,将直接体现该项测试工作的成果和价值。
最后审定的测试报告涵盖了以下内容(见表2)。
测试报告在概述中明确测试任务和目的是:根据国家标准GB/T14431-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的规定,全面测试设台单位预选UHF转信台站址电磁环境,确定各类干扰源的干扰信号强度,做出选址是否满足技术要求的结论。并且说明:此报告可以作为建设单位进行无线电业务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以及无线电管理部门审批台站的技术依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电磁环境测试和覆盖测试的实际作用。
结束语
此项测试工作从重庆到黄石,行程上千公里,共测试27个基站电磁环境,完成11个站点的覆盖测试,提供14个用台单位所需的地理参数数据,形成十二份测试报告和一份情况汇总及其PDF电子文档。它还涉及通信网的组网方式、使用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陆上中转台选址架设、天线架设的高度、站址所处地理环境、线形通信网航线周围地势对陆上中转台通信距离的影响,以及测试系统的正确使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在最后形成测试报告时,我们结合实际通信情况和实时记录的数据,参考电波在不同环境中传播衰减模式理论,对实际出现的两站之间不能完全覆盖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参考意见,充分发挥了现有基础设施的潜力,满足了建网需求。
由此可见,在工作实践中科学技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也弥补了实际测试工作中因现实条件制约无法获取所需信息而产生的空白。运用正确的知识理论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科学判断,使我们认知世界的能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从而可以提升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实践水平,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作者:文岗 彭玉芳 冯培文
- 软件无线电的电磁兼容分析(02-26)
- 电磁波辐射问题的评价与探讨(03-11)
- 浅析光通信技术(04-30)
- 卓越天线放大器的天线设计(05-13)
- 如何规避冗杂的网络布线两大“杀手” (06-01)
- 汽车对2.4GHz无线通信的干扰作用(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