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协议及网络安全问题的战略思考
业模式。
作为NGN启动发展的有效步骤,以软交换为中心,或以IPv6及网格技术与业务为中心,务实推进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必须站在目标NGN角度,进行更全面与更长远的规划与思考。以软交换为例,用软交换机改造现有PSTN网络及其"硬"交换机时,切忌将其理解为只是由"硬"到"软"的设备与技术的更替。这样,很容易回归到PSTN的封闭性理念与框架的怪圈之中,从而违背NGN目标的初衷。就NGTN而言,它不仅仅是由TDM技术转化为IP分组技术。从应用与多业务层面看,更重要的是应按NGN目标框架,将原有僵化的端到端连接型控制机制转变为灵活、丰富、多样化的会话型控制机制,将原有的由个体网元集中控制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资源自适应均衡调配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管理模式,将原有缺乏前向扩展能力的单一业务垄断经营模式转变为多业务/综合业务的共赢价值链经营模式,并充分发挥第三方的天才与创造性。在具体规划和实施各类NGN起步工作时,应时刻牢记、并有效贯彻这些总目标。
2.NGN应以IP为主要考虑前提
如上所述,NGN以分组交换传送为基础及多(全)业务网络的分组化在IP,MPLS,ATM和Ethernet方面已获得共识。很明显,MPLS及Ethernet与IP是完全可以协调发展的,主要分歧仅在于IP与ATM谁更适合。这依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对确定NGN的发展基础与前提至关紧要。
在确立NGN的基本发展策略时,应根据其基本技术特征与长期的市场检验和选择的结果,明确NGN以分组交换为基础,以IP为主要考虑前提,否则将无益于推进以IP为基础的NGN的创新与发展。当然,并不排斥在NGN的阶段发展过程中充分合理地利用ATM在一定阶段上尚存在的可能作用与价值,以及吸取ATM的某些有益理念,使NGN以IP为基础的QoS控制及VPN的发展获得强有力的支撑。退一步说,如果ATM果真出现奇迹般的长进,比起更新演进后的IP来,全局含义上更为合适,也可由市场作出最后抉择。但归根结蒂,在这一点上至今并未发现有任何可能的迹象,因此认定NGN以分组交换为基础,以IP为主要考虑前提,应该是一种明智的现实选择。
事实上,ATM的兴衰亦与数据交换的发展紧密相关。应该说,ATM是后来者,它比Ethernet及Internet晚了近2O年,比个人电脑亦晚了近15年。上世纪9O年代初,在语音/数据集成及端到端QoS控制方面,ATM深受青睐,当时人们甚至认为,以太网交换技术仅仅是延长其陈旧技术生命的一种权宜之计而已。因为从最佳系统设计的负荷平衡理论观点看,以太网速率低,集线器采用共享式的CSMA/CD(载波侦听多址连接/冲突检测)模式运作,当用户上网增多时,就会导致传送瓶颈,更谈不上QoS保证。因此,千兆比第三层交换机出现之前,ATM被视为更新核心网交换的惟一合适途径。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市场驱动的魔力使以太网经受住了严峻的挑战,七年内将网络速度提高了两个量级。而ATM的所谓端到端连接忽视了至关重要的台式机用户,需要在终端用户处附加许多软硬件设备。从节省成本角度看,快速以太网显然占上风。而且,ATM/以太网的混合环境使网络分割与重组开销很大,在图像处理等计算密集场合无法容忍,ATM的很多应用便显得缺乏实用性。ATM的结构严谨,但缺乏灵活性,且价格昂贵。以太网的GB/1OGB高速交换的进展及由LAN向MAN/WAN的扩展,Internet及IP的爆炸性增长与IP QoS的逐步进展,终于使人们认定,ATM只能退居市场中的过渡地位,逐步走下坡路,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与此同时,人们对IP QoS的信心与决心日益增加。由于传输资源的紧缺与昂贵,本来可利用提高节点设备ATM交换机的复杂度和提供QoS控制能力以换取传输资源带宽能力的不足,这是一种有效的互补性选择。但历史的发展证明,不用说核心层面,甚至接入层面,带宽资源已愈来愈显得不那么稀缺昂贵。同时,IP技术带来的多业务的增值灵活性、价位的吸引力以及日益完善的IP-QoS技术的安全性,使移动、固定及卫星通信等原本资源最受限的无线传输与接入手段亦均无例外地选择ATM作为一种过渡的权宜之计,而将长远目标均锁定在以IP为基础上。3G及3G演进的全IP NGWB选择即为其明显示例,且未引起过多的质疑。因此,围绕ATM与IP选择的争论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认为NGN以分组交换为基础,以IP为主要考虑前提,应该是一种明智有益且较现实的选择。
3.以用户新业务需求为驱动力IP化已成全球发展现实
如上所述,以IP为基础的Internet的普及商用成功已造就一张覆盖全球的Internet大网。在此大网上,尽管有大量的麻烦与问题不断产生,但也已有大量IP业务在运行和使用,亦有大量支持IP的业务开发人员、运
- 基于SIP协议的语音网关开发设计(01-06)
- SIP协议在VoIP中的应用(07-10)
- NGN业务的特点、技术及提供方式(11-02)
- 下一代网络(NGN)中协议的应用(09-21)
- 探索三网融合的难点和切入点(09-18)
- CDMA无线终端TCP/IP协议介绍(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