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主题演讲
中。分组交换网的业务,应该是越来越边缘化,而不应该越来越集中化。至少要支持在面向连接方式下的绝对QoS。资源要百分之百地充分保证,而不是虚的东西,目前现有的承载网能做到吗?要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意味着至少在一个运营商网里应该能够完全用,以后甚至能扩大到全世界去。目前用MPLS技术,到底最大能支持多少PE,量很校现在也在看好的技术是以太网里面再套一个以太网的架构,同样存在一个客观原因。另外在安全问题上考虑用户接口和网络接口分离,这其实是对的,不分离的话,目前IP网为什么不安全?随便什么核心点都能碰得到,整个在一个平面上,用户的平面和网络平面在一个平面上,目前显然没有分离,是合用的。应该支持合法的监听,另外一种说法叫做执法监听,为了执法用的,目前为止非常重视,世界各国都在提,因为什么?确实运营商本身没有资格监听,中国移动的老总一再声明他们不会看内容的,但是当执法机构需要对某一个人或者对某一群体进行监视的时候,执法机构有权力,不只是中国,美国还要厉害,执法机构有这个权力的,必须要给他执法监听点,如果加密,执法监听点听不见,端到端的加密,执法监听怎么做?没法做,所以网络就是另外的设计思路,我在某一段是绝对不允许加密的,执法加密以后执法监听的难度大大提高,而且有的不可实现。应该支持逻辑上隔离的控制、管理和用户平面,这条没有完全讲清楚,第一,在承载网里需要把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用户平面完全分开,用户数据只能做数据平面,走不了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还有一个,当我设计业务网的时候,业务网的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和用户平面也要分开,否则也要共享。这种要求目前承载网能实现的了吗?但是这是电联定下来的,下一代承载网就要这样做。国家一直在号召创新,很多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解决问题,你解决了以后,就会成为国际上倡导的,但是国际上出来以后,你再挤进去就很难了,一个东西是存在的,因为电联里规定一个技术一旦确定以后,第二个和它雷同的技术不允许再立项,这是肯定的。中兴公司提出来一个技术,这个技术很合理,在会议系统里信道分离,但是这之前提了一个方案,已经确立国际标准,于是这个标准被拒绝,拒绝的唯一理由是你没有证明被这个更好。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东西,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承载网络能够满足这个要求,于是乎我们就有很好的机会。
再讲讲业务网的技术。
目前总的概括是这样的,业务网设计思路不稳定,技术多变,标准多变,导致产业发展方向无法确定,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一天到晚在变,不知道哪天是对的,包括制造商、运营商,这是很大的麻烦事。当然今天我这么讲是为了引发更多的讨论,欧洲的标准化组织ETSI,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严谨的标准化组织,但是他做了三个电话业务,尽管都是做的NGN,但是电话业务都放在里面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目前很多技术存在很多很多问题,确实很不稳定,使得整个产业,目前为什么制造商有很多制造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原因是确实变化非常快,运营商很担心,这是很大的问题。
业务网目前到底有什么问题?有两条思路。一条是电信的思路做业务网,一条是互联网的思路在做业务网,两个思路完全不一样。
电信的思路,中国跟的很紧,国外搞IMS我们搞IMS,国外搞软交换我们搞软交换,技术上是紧跟。国外怎么摆我们就怎么摆,但是越摆越近,互相贴的很紧。现在的现状是什么?国内外的制造商为了生存在努力研究,并不时推出新的设计,新的业务技术方案,但是没有人确定现在的方向是对的,没有人敢说现在的方向是对的,包括目前在热炒中的IMS,IMS是集中的方向吗?我个人是否定的。
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有争议的。互联网在业务网设计里,电信网设计里最大的问题是电信网设计者对分组交换技术理解深度不够,没有深刻地理解到分组承载网最后带来的业务网的特性,因此还是仍然沿用原来的思路设计,这是电信网目前最大的问题。互联网目前是什么问题呢?互联网从设计思路来说,完全符合分组交换网的特点,分组交换技术的特征掌握的非常清楚。但是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不管商业模型,老在做寄生网,所有的互联网上的业务全部是寄生网,寄生在承载网上,它和承载网完全分离,无法控制承载网,是寄生网,没有任何商业模型可言。目前互联网也有走偏的地方,也有人在鼓吹这个地方,我认为是走偏了。P2P技术本身并不是坏技术,以后很多方面会用到P2P。但是目前的P2P在互联网上用,其实很多是走偏的,原因是因为承载网的缘故,是尽力而为的
- 德国短波无线电监测业务概况(01-08)
- 与传统电信网络相比 NGN安全要求有何不同?(01-29)
- 网络融合任重道远(01-28)
- CDMA系统提供的电信业务(01-31)
- 变革电信网网络安全框架 (01-03)
- 利用VDSL2技术建立未来的电信网络(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