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峰值功率1kW的晶体管射频放大器
峰值功率输出,在20℃环境温度下最大功耗是8750W,最高工作温度可达+200℃,最低集电极效率是45%。TAN系列晶体管的设计理念与MDS系列的完全相同,但是对设计参数进一步优化,达到特性参数最佳的目的。
由此可见,传统的双极功率晶体管,经过革新挖潜,能够以新的面目出现,用来满足新应用的需求。由于Si双极功率晶体管匹配性较好,并联应用可获得更大峰值输出,TAN500双管并联即可产生1000W的峰值功率。除Si双极之外,GaAs双极射频功率晶体管同样取得不少改进,限于篇幅,在此从略。
MOS场效应射频功率晶体管
自70年代开始,Si的CMOS集成电路一直是CPU、DSP和存储器的核心工艺,按摩尔定律不断发展,依靠缩小几何尺寸来提高性能价格比。相对来说,Si CMOS工艺应用到高频功率器件的困难较多,SiMOS场效应晶体管需要大几何尺寸,比增加功率和降低热耗,从而使频率特性不容易提高。早期的SiMOS场效应功率晶体管沿着横向扩大几何尺寸,称为横向扩散MOS晶体管(LDMOS),90年代出现沿着纵向布局的纵向扩散MOS晶体管(VDMOS),近年两种不同设计的MOS高频功率晶体管都取得硕果。
2008年飞思卡尔(Freescale)公司提供的MRF6系列针对L波段的雷达应用,峰值功率330W,它的结构如图4a所示。例如MRF6V14300H的功率增益Gps、漏极效率nD和回波损耗IRL的频率特性如图3所示,工作特性如表2所示。
表2 MRF6V14300H SiMOS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特性
而且,借助MRF6V14300H的双管并联可实现峰值功率600W的输出功率。飞思卡尔公司提供与传统的横向扩散的MOS场效应晶体管不同,纵向扩散的MOS场效应晶体管向垂直布局,更适合于射频功率放大的应用。如图4b所示,前者的源极、栅极和漏极是在Si衬底上方横向布局,为了获得良好散热,源极和漏极都要经过约100?m厚的Si材料到达散热体,而后者的漏极处在Si衬底上面,源极和栅极处在Si衬底的底部,源极直接与散热体接触,漏极与散热体的距离缩短至10?m。结构的改变导致击穿电压增加,极间电容减小,导通电阻降低,纵向扩散布局使得SiMOS场效应晶体管的频率、峰值功率和功耗都有所提高。
例如利用纵向扩散布局来实现射频功率的MOS场效应晶体管是HVVi半导体公司,它的HVVFET高压垂直场效晶体管系列产品在2008年四月推出,目标是针对要求具有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的TACAN导航雷达、TCAS交通防撞系统、IFF敌我识别机、Mode-S询问机,以及3G无线移动通信发射机,如WCDMA、TD-SCDMA和光纤OFDM系统等的紧迫应用。
目前,HVVi公司已生产的HVV系列,包括三种按频率和输出功率划分的器件,它们分别是HVV-1011、HVV-1012、HVV-1214,覆盖L波段的1030-1090、1025-1150、1200-1400MHz频段,和25、30、50、100、200、300W输出功率的序号。这些高压垂直场效应晶体管全部采用+48V的漏极电压,功率增益15至20dB,效率48至49%,达到美国军标的HV400封装标准。以HVV1011-300为例,它的工作频率1030至1090MHz。峰值功率300W,工作电压+48V,工作电流100mA。在共源极AB类工作状态下具有如图5a和图5b所示的输出/输入和增益/效率特性曲线,以及表3所示的工作特性。根据表1、2、3的对比可见,除输出功率一项之外,SiMOS的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特性显然优于Si双极型晶体管,而且HVVi公司即将推出输出功率更高的器件。一种HVV1011-300实验模块如图6所示。
表3 HVV1011-300Si高压垂直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特性
HVVi公司还提供HVV系列器件的完整原型机开发套件和样管,以及测量器件参数的PCB布线图,双管并联运行等有用数据,应用手册等资料。
图1 TAN500 Si双极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图2 TAN500 Si双极晶体管的效率特性
图3 MRF6V14300H Si场效应管的增益、效率和回波损耗特性
图4 LDMOS场效应管和VDOS场效应管的结构简图
- 提高微波功率晶体管在使用中的可靠性(10-13)
- RF功率晶体管耐用性验证方案(01-29)
- 射频功率晶体管耐用性的验证(08-19)
- 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与硅功率器件比拼 之 包络跟踪(05-08)